图:游惠林清扫路面上掉落的树叶
我区地域广,人口多,环卫工人的数量却很少,每个环卫工人每天至少要负责1公里长的路面,来来回回地检查路面保洁情况,不知道要走上多少个1公里,工作量非常大。区保洁所机场组副组长游惠林便是其中的一员,面对艰辛的工作,他从来不皱一下眉头,整天都是笑呵呵的。游惠林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只要笑一笑,没有什么过不了。
工会让他有了自信和动力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游惠林看来,区保洁所基层工会就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角色。环卫专业知识、道路安全、食品安全……以上种种都是区保洁所基层工会根据环卫工人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培训。
游惠林告诉记者,他从湖南来到广州,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经过工会工作人员的劝导,他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到很多知识。由于工作出色,游惠林4次获评先进工作者,并在4年前升为副组长,手下管理着24个人。游惠林坦言,是工会让自己有了自信,有了前进的动力。
工会还每季度给环卫工人送去质量较好的鞋子、衣服、洗衣粉、纸巾等用品,为了保护环卫工每天“行万里路”的双脚,工会特意给他们发一种3厘米厚、轻便、易吸汗、不容易湿的鞋子。区保洁所基层工会主席李萍表示,环卫工人不容易,希望尽量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东西。
靠双脚走同一片土地11年
游惠林今年48岁,来到区保洁所已经11个年头了。在同一个岗位上坚持11年,相信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而在同一片土地走上11年,更是少有的经历。而游惠林就在机场路一带走了11年。“走着走着就对脚下的道路产生感情了。”游惠林笑着对记者说。
虽然游惠林担任着副组长一职,但是除了日常的管理外,他还是要参加环卫工作的。游惠林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踩20多分钟自行车才到其负责的道路,5点半正式开工,在7点钟之前一定要清扫完他的“辖区”,让一早出门的人们看到整洁的城市。正常情况下,游惠林每天工作8个小时,在早晨大扫除后的6个半小时里,他要在1公里长的道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上很多遍,不断检查是否有新掉的树叶、行人扔的垃圾。
最难受的是夏天,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70多度,“脚底像火烧一样,疼得你站都站不了”,游惠林告诉记者,刚做保洁工作的时候,他的脚经常会被磨穿、掉皮,慢慢地脚底都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茧。
由不习惯到爱上环卫这份工作
游惠林原是一名工人,在工厂里坐在风扇底下干活。初入环卫这一行,每天都要在马路上被风吹日晒雨淋,他感到很不习惯,开始也想过辞职不干,不过为了家里尚在读书的女儿就坚持了下来。在工作后的两三年里,游惠林却爱上了这份工作。“做环卫工作能够给人们创造干净美丽的环境,工作也很稳定,能保障小孩读书。”正是这个简单的原因,让游惠林从此对这份工作死心塌地。
现在,游惠林一家三口都在广州生活,独生女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游惠林觉得,环卫这份工作就是他的人生动力,工作给了他养分,也让他有能力养育自己的下一代。他表示,这份工作一定会“一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