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公益之心一直在沸腾

记阳光志愿服务队队长肖丽英

2021-06-28 16:54:29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从2009年退休到现在,肖丽英从没停过,一直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家住三元里街的肖丽英,原是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的一名职工,退休前的2008年,她偶然遇到了准备前往北京向奥组委“取经”的亚组委成员。几经交谈,肖丽英一颗做公益的心开始沸腾起来,“当时,我就在想,退休后就去做志愿者吧。”

  肖丽英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想法。退休后,肖丽英成为了白云区的一名志愿者,参加到各类志愿服务中。2012年,她更是成立了阳光志愿服务队,自己担任队长,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肖丽英的公益之心就像一个燃烧的“小宇宙”,吸引了不少信仰爱与给予的人聚集到她的身边,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甚至被她探望过的戒毒人员也激动地说:“出去以后我也要做志愿者。”

  让外来工子女自信开朗起来

  首先被肖丽英拉入“组织”的是她的老朋友,曾参与建国60周年阅兵大典演奏的武警广东总队军乐团团长段亨明。

  在团区委组织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肖丽英第一次来到了位于江高镇塘贝村的博海小学。这是一所专门招收外来工子女的民办小学,在这里,肖丽英看到了沉默寡言、缺乏娱乐活动的外来工子女,一个“小计划”在她心中默默地形成。

  征得博海小学的同意后,肖丽英拉着段亨明,在该校成立了阳光学堂,组建了少儿合唱团,每周二、周五,教这些外来工子女唱歌。“起初,这些孩子眼里满是躲闪和不自信。”肖丽英说,但是不久之后,孩子们和他们熟悉起来,甚至还抱着她的大腿撒娇,“肖奶奶,我要抗议,为什么学校不能把那个联欢活动改到周三呢?周二、周五是我们学习唱歌的时间啊。”这让肖丽英不仅莞尔。

  这些孩子对自己父母的职业讳莫如深,遇到陌生人也不愿过多交流,肖丽英就把他们的心声写在了诗歌里:“我们都是农民工的子女/爸爸带着我们离乡背井来到了城市/来到了陌生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临时的家/在爸爸身边/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在爸爸身边/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唱歌之余,肖丽英还和其他志愿带着孩子们外出游玩、逛动物园,会在大厦前、地铁站停下,告诉这些孩子:这些都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修建起来的。孩子们开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甚至会抓住来探望的志愿者的手,微笑着大声说:“我的爸爸是农民工!”

  奔走在关注抗战老兵的路上

  除了关注年幼的农民工子弟,肖丽英还把目光投注在了那些抗战的老兵身上。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运送过伤员的肖丽英,亲历过战争的无情,也让她对战士有着更加特殊的感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丽英得知,一位曾经在叶挺麾下战斗过的独居老兵,即将迎来90岁生日。这次,她招集了她的舞蹈“学员”们,去为老人家祝寿。这些热心的老年志愿者纷纷凑钱买来礼物,一位阿姨还绣了十字绣送给老兵。面对此情此景,老兵泣不成声。

  不断关怀的过程中,肖丽英发现,也有不少老兵的后代,过着并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一位曾在东江纵队任要职的老兵的儿子,下岗后在一车库担任保安,因国家政策调整,部队分给其父的房子被收回,而后,他妻子又被查出患上肿瘤,家庭生活面临困境。肖丽英得知情况后,忙去探望他们:“要让政府知道你的情况,老兵的后代不该被这样遗忘……你写材料,我想办法帮你交上去。”

  肖丽英说,更多时候,这些老兵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关怀。现在,她除了不定期到博海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外,经常奔走在寻找老兵、关怀老兵的路上,“他们应当受到尊重和重视”。

  肖丽英似乎已忘记年过半百的事实,奔波于各种志愿服务中,但她很享受这样一个过程,“那些孩子们,年轻的志愿者们和我同龄的姐妹们,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要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