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扶贫女先锋”高敏婵:打好脱贫攻坚战 巾帼不让须眉

2021-06-30 19:37:41 来源:信息时报

  走访贫困户,与公司对接扶贫工作……在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黄布村扶贫的近3年时间里,高敏婵总是很忙,其写满工作内容的驻点扶贫日志是最好的见证。在2016年5月以前,她只是广州市番禺区番发集团公司一名普通的行政工作人员,随后毛遂自荐踏上扶贫路。作为番禺区派驻五华扶贫工作队的唯一一名女性,她克服诸多困难扎根乡村,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高敏婵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耐心细致,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图为她指导贫困户养殖鸡苗。

  毛遂自荐离家驻村扶贫

  位于五华县周江镇东部的黄布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全村有407户2000多人,其主要地貌为丘陵地带,距离周江镇镇政府3公里。此前高敏婵对这里一无所知,但现在黄布村却成了她最牵挂的地方。高敏婵自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工作后她在番发集团做行政,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也算安逸。

  2016年5月,番发集团筹组驻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黄布村扶贫工作队,在集团范围内择优选拔驻村工作队队长。高敏婵听到消息后,很想去锻炼一下,当即决定参加选拔。“回到家我就召开家庭会议,把想法告诉了家里人,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据了解,高敏婵的丈夫在森林消防部门工作,平时很忙;而当时她的女儿也才两岁,由老人帮忙照顾。但是,家人都被她敢于挑战的精神所感染,对她的决定表示赞成。

  经过严格的审查,高敏婵与番禺扶贫工作队队员一道踏上五华这片热土,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她是扶贫队中唯一的一名女姓,她的温情、细腻也在工作中得到彰显。

  四处走访了解村情民意

  到了黄布村,高敏婵才发现开展扶贫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那时她对这个村的认识还是一片空白。初来乍到,她还要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障碍,“在广州,饮食比较清淡,而这里口味比较重,一开始还真吃不习惯。”高敏婵说。但为了有力气干活,她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饮食。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她积极与驻村扶贫工作队书记沟通,通过全面筛查,迅速掌握黄布村基础设施、村集体及村民收入和贫困户情况,针对48户建档贫困户,逐一上门走访。

  “山路不好走,几双运动鞋的鞋底都磨平了。”高敏婵说,那时村里没几条像样的水泥路,这样的交通对于村里的发展是个短板。她急村民所急,针对通往罗屋居民点的村道、蓝布片及塘背片两公里泥路等路段提出水泥硬底化改造建议,并获得番发集团的支持,改造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高敏婵就像连接黄布村与番发集团的桥梁,在考察走访中,她发现村卫生站等设施破旧。她将这些情况如实反映,提出把筹建村委会综合大楼、村级卫生站及村级文化广场列入重点帮扶项目,也得到采纳。

  现在崭新的村委会综合大楼及文化广场已经投入使用,占地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由番发集团全额捐建,已于今年春节竣工,成为黄布村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

  心系贫困户助村民增收

  如今高敏婵走在村里,村民都会热情地与她打招呼。正是她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耐心、细致和热忱,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刚来的时候语言不通,有些村民不太愿意与外人接触。”高敏婵说,她就去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干农活,或走家串户和他们拉家常,久而久之彼此熟悉了,村民也都敞开心扉。最让她感动的是,有一次她冒雨入户走访,由于山路湿滑几次滑倒,“当我满身泥泞出现在贫困户家中时,村民立马捧上热姜糖水让我驱寒。”这让高敏婵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大家脱贫增收的信念。

  2016年底至2017年,高敏婵组织了一批鸡苗免费分发给贫困户养殖,并利用回番禺探亲的机会把肉鸡带回番禺推荐给公司同事,为贫困户开拓了一条增收渠道。高敏婵还积极出谋划策,推动周江镇党委政府、黄布村委、梅州市国税局和番发集团共同合作,利用闲置山地建设生态农庄,建成励云农业专业种养合作社(百香果种植)和蓝布农业专业种养合作社(年桔种植),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为了到产业基地考察,高敏婵独自驾车在蜿蜒崎岖的山间穿行。有一次,车子在半路上抛锚了。“山里人烟稀少,手机又没信号,好在最后遇到了附近的一名住户,他帮我找来了修车的师傅。”讲起当时孤身无助的情形,高敏婵却很淡定。在她的努力下,黄布村还引入南方电网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将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2万元的收入。

  爱心助学帮扶困难学生

  在高敏婵看来,扶贫要先扶志。在帮助村民致富的同时,她也很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她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黄布小学和黄溪小学门窗破旧的情况后,向集团反映争取到专项维修资金,维修工程于2016年教师节前完工。在驻村期间,高敏婵还积极协调公司团委面向学校举办爱心助学活动,为他们送去书本和文具。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她的心也暖暖的。

  贫困户李翠平和丈夫身体残疾,两个女儿正在读书,只有儿子在外打工维持家中开支。去年,李翠萍的女儿李清考上华南农业大学,家里负担更重。高敏婵了解情况后,帮其争取到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李清的堂妹李丹也是贫困生,在她考上大学时,高敏婵也帮其向集团申请了助学金。今年暑假,李清想利用假期做兼职,高敏婵及时对接,最终聘请她到集团下属企业番禺宾馆做暑期工。

  在高敏婵与扶贫队近3年的努力中,黄布村发展日新月异。2016年,该村实现18户68人脱贫;2017年脱贫22户92人;2018年计划有10户47人脱贫。这期间,高敏婵也牺牲了很多:由于吃饭不及时,她落下了胃痛的毛病;从广州到黄布,30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要4个多小时;她与家人聚少离多,更牵挂年幼的女儿。2017年春节前夕,高敏婵的父亲突发重病,为不影响其工作,家里一直向她隐瞒。直到她忙完工作,回家探亲时才得知父亲病重。“对于家庭我很愧疚,也特别感谢他们的支持。”不过,对于扶贫的坚守,高敏婵从未动摇,她说一定要打好三年脱贫攻坚战,把工作顺利完成,才对得起村民的期许。


作者:李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