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好消防员”苏金标:凭专业救援技能救回落水者

2021-06-30 20:15:07 来源:信息时报

  橄榄绿是他的颜色,标准礼是他的标签。无数次出入火海抢险救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是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萝岗大队永和中队抢险救援班班长苏金标。10年来奔走于消防一线,苏金标爱上了这一行,一直默默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今年5月的一天,他凭借专业的救援技能和勇敢无畏之心,几度入水救出5名落水者。

  

  苏金标(中间站立者)在救援因车祸被困的驾驶员。

  人车落入鱼塘 他几度下水营救

  黝黑的脸庞,坚毅的目光,长年奋战在消防一线的苏金标给人以“硬汉”的形象。就在今年5月,这位硬气的小伙在危急关头救回了5名落水者。5月14日晚,苏金标轮休驾车回家,当他路过黄埔区永和开发区樟山吓村光明钓鱼场鱼塘时,突然听见一声巨响。出于职业敏感的他立即觉察出这是落水声,当即停车往鱼塘跑去。“我一边跑一边脱衣服,在黑暗中只看到水面上露出一辆车的车顶,很快就要沉没了。”苏金标回忆。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跳进水里,往车辆沉没方向游去。由于是夜晚,塘水浑浊,能见度太低,不知车内情况的苏金标只能通过触摸慢慢往前游。

  在黑夜中约2米深的鱼塘里,苏金标慢慢摸到后座车门把手并试图打开,但门已锁死。“我又顺着车门摸到车窗,发现车窗是开着的。”在苏金标的协助下,后排座位上的3人从窗子里爬出来,他们与副驾驶上的一名乘客一起顺利上岸。当苏金标摸到驾驶门准备救驾驶员时,发现驾驶员系着安全带无法拖出且挣扎得厉害,苏金标始终摸不到安全扣。他只能从副驾驶窗户潜进车里摸索,但发现安全扣无法通过按压解开。

  此时,车已经全部没入水里,已经潜水4分钟的苏金标开始出现耳鸣,他只好先浮出水面换气。“当时很累,手脚已经没了力气,但想到水里还有人,我换了口气又下去了。”由于安全扣始终无法打开,为了帮助驾驶员争取生存时间,苏金标迅速调整救援方案。

  与死神赛跑 他拼力救回溺水者

  随后,苏金标再次浮出水面请求刚刚被救起的4人一起下水帮他把车翻过来,尽量让驾驶室露出水面,这样能保证驾驶员可以呼吸,同时请岸边围观的群众找来剪刀。当苏金标拿到剪刀后,车已经被翻过来,他第三次潜进水里,准确地剪断了安全带,拼尽全力把驾驶员拖出了驾驶室。4月的天气仍然微凉,鱼塘里的水也很冷,苏金标在水中体力已经透支。在岸边群众的齐心协助下,他终于把驾驶员救了上岸。

  上岸后,苏金标顾不上休息,因为驾驶员已有溺水迹象。他立即让其平躺,利用专业技能帮驾驶员排水,并查看他的呼吸和脉搏。“当时发现他几乎没有呼吸和心跳了,周围的人觉得没救了,吓得不知所措。”幸好训练有素的苏金标能够沉着应对,他迅速对驾驶员做了两组心肺复苏,同时请围观者拨打120。在他的努力下,驾驶员的脉搏开始跳动。“救活了,真是奇迹啊!”围观者啧啧称赞。等其他消防员赶来救援时,他们意外地发现已经累得躺在地上无法动弹的苏金标,大家诧异地问:“你不是在休假吗?”这位休假不休息的消防员,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当获救者家属感激地询问他的姓名时,苏金标挥了挥手说:“我是一名消防员,这是我应该做的。”

  参与灭火救援 十年坚守抢险一线

  事后,获救者还特意来到苏金标所在的中队送来锦旗,他做的这件“大事”才广为人知。自2008年,苏金标成为消防员的那刻起,就开始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当有人问起冲锋在前是否担心危险时,苏金标的回答是:“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继续走下去。”实际上,在他刚入职没多久,就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

  那时,苏金标还在湖南永州做消防员。有个村的一栋民宅因燃放鞭炮发生火灾,他接到救援指令后立即与战友一起加入灭火行动。“当时我负责在窗户前灭火,由于民宅是砖木结构,燃烧后房子突然倒塌,整个下半身被埋了进去。”苏金标回忆,当他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这才意识到救援存在一定的危险。然而,苏金标回广西老家休整没多久,当广州这边征调消防员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加入了。

  “我已经意识到干这行潜在的危险性,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我喜欢这份职业。”苏金标说,每次把人救出来时,听到别人一句“谢谢”,他都觉得特别满足,也为这份职业而自豪。转眼十年过去,苏金标已从一名稚气未脱的青年成长为现在具有各项专业救援技能的“硬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橄榄绿的身影:2015年“4·9”东莞纸厂火灾、2017年台风“天鸽”袭击珠海……苏金标与战友们一起前往救援,不惧危险。

  10年间,苏金标共参与社会消防培训1200余次,参加灭火救援14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260余人,疏散被困人员78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约6000万元。遇到大事不退缩,处理小事他也格外上心。当孩子手指卡在门缝里、老人戴着的戒指取不下来、社区有马蜂窝需要清除时,他总是急人所急,及时伸出援手,用行动擦亮“消防员”这张名片。


作者:李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