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代的她容貌靓丽,有学识,也有不错的工作。谁料一场意外,皮肤大面积烧伤,历时3年方才恢复。面对命运重击,她阳光以对,主动寻找心理疏导,接受本真模样。为更好地回归社会,她做义工,将心比心开展助残服务;发起成立社会机构,关注青少年权益、反家暴等议题。她是区泳璋,阳光天使总干事,一名社工从业者,她把自己定义为“社会工程师”。
区泳璋把自己定义为“社会工程师”,10多年一路走来,她成长了,收获了。
遭遇意外花样女孩闯难关
阳光天使的办公楼有些特别——楼高五层,室内却未装饰,砖体水泥裸露在外,地板也是简单的水泥地板。除一楼有一面蚝壳墙外,大楼内外没有太多装饰和摆设。“希望用最真诚的一面示人,不需要掩盖。”最真诚的一面,既指办公楼,也指代个人:面部、手臂、手掌的疤痕清晰可见。“看我的样子,多半你也能猜到我曾经遭遇什么意外了。”当记者还在犹豫如何提问时,区泳璋已经率直地进入话题。
2001年,区泳璋遭遇煤气爆炸事故,彼时23岁的她皮肤被大面积烧伤。“一个23岁的女孩子被毁容,父母很难接受,感觉一下子老了10岁。”已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区泳璋坦然平静地讲述过往。她回忆称,被烧伤后的10天左右,双眼全盲,双手严重受伤,事事要人照顾,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患难之中,所幸有父母亲友的爱护、陪伴,使她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庆幸有家人的经济支持,让其不为上百万元的治疗费所累。“很感谢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区泳璋说。
从2001年到2003年,经过10多次康复和抢救手术,区泳璋才得以恢复。这道难关,也让区泳璋学会审视自己、接受自己。恢复后,期待用阳光心态回归社会的她,主动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疏导,到香港等地参加心理培训,逐步调整自我认知。言语间,不难发现区泳璋是一个善于自我开导、自我劝解的人。“感觉自己受伤害的人,其实都是自己伤害自己,用别人做的事、别人说的话伤害自己。既然意外没有夺走生命,就更应该想清楚以后的路该如何走。”
14年公益行播撒爱与阳光
2004年,区泳璋主动联系番禺义工联做义工,开展助残、长者帮扶服务。“对花样年华的女孩来说,毁容比死更残酷。很幸运,家人和亲戚朋友对我很好。他们每个星期天轮流陪我,避免我一个人独自待在家。也是这件事,让我明白,遇到人生重大挫折,家人、心理辅导、个人心态调整都很重要。”
区泳璋表示,投入志愿者行列后,她发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只有自己接纳自己,别人才能接纳你。”三年求医治疗的经历,让她对帮扶对象更具同理心。“住院时,我体验过10天的全盲生活。我就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视障人士听,这样能拉近我们的距离,我也能更好地开展服务。”
2013年9月,积累丰富志愿服务经历后,区泳璋发起成立阳光天使社会关注服务中心,为志愿者、为社区服务。作为中心负责人,区泳璋日常工作繁忙,每天大大小小的会议不少,也要对接专项项目。近年来,青少年儿童权益、妇女权益等成为区泳璋关注的重点议题。
“反家暴法出台后,我们接到的反家暴求助比过往的要多。截至目前,我们已成功援助10个反家暴个案。”区泳璋介绍,在大背景下,中心拟以番禺区妇联为依托,建立反家暴深度联动防护网,联动妇联、法院、检察院、民政等部门,牵手多部门搭建有效防护网,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深度服务及深度帮助。“未来,希望这种模式能够推广至全市其他地区,帮助家暴受害者。”
为白内障患者搭建复明路
经过5年的发展,阳光天使已先后承接家综类项目8个,妇女儿童、心理支援、居家养老等专项项目超过10个,服务覆盖番禺、南沙、越秀、荔湾等区,先后开展过天使援梦、外来工子女冬夏令营、长者白内障等品牌项目。
白内障是老人视力健康的头号杀手。若能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可将失明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阳光天使入驻南沙区东涌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后,区泳璋结合辖内长者的健康诉求,于2014年5月发起“沐浴阳光东涌行——白内障义诊专案服务”。为了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区泳璋先是小规模地开展了一场白内障义诊筛查服务。活动针对性强,服务效果不错:30名长者免费接受筛查义诊,5例还成功进行了复明手术。
此试点的成功,坚定了区泳璋将白内障义诊服务逐步在东涌镇推广的信心。2015年5月,区泳璋引导社工组成白内障专案服务小组,进一步扩大服务群体覆盖面,先后在东涌镇7个点开展白内障义诊活动,免费为598位长者提供义诊筛查服务,并成功为128位长者进行复明治疗手术。同时,团队积极争取更多社会资源,逐步将白内障义诊筛查服务在东涌全面推开。
据了解,该专项服务共持续两年,白内障义诊筛查服务覆盖东涌镇24个村居,项目累计为近2000名长者提供免费筛查,成功为300多名长者完成复明手术,帮助长者重拾生活信心。
“社工不只是工作更是事业”
信息时报:作为阳光天使的负责人,你个人对社工有哪些认识?
区泳璋:我认为,社工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社工更像一个社会工程师,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掌握综合知识,还需要多元化、多维度去解决问题。“阳光天使”寓意阳光普照大地。助人时,只有阳光好心态,才能更好地服务别人。同时,我们也希望把阳光心态传递给服务对象,倡导服务对象用阳光正能量影响别人。
信息时报:对未来,你有哪些职业规划?
区泳璋:未来希望能和爱人一起成立一个重点面向青少年儿童的烧烫伤基金会。我们构想做三件事:一是知识传播,希望在幼儿园、中小学大范围传播安全预防知识活动,提升安全意识;二是开展紧急救助援助,毕竟遇到险情时,正确的及时救助十分必要;三是帮扶烧烫伤者重新回归社会。意外不可能遇见得到,被烧烫伤后的人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能给予烧烫伤者引导和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