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永雄
从一个懵懂青年到一名农村工作者,从一个异乡人到一名“本村人”,从处处摸不着头脑到事事运筹帷幄……三年时间,钟落潭镇黎家塘村大学生村官刘永雄经历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2010年,通过区首批大学生村助理选聘考试,刘永雄来到了这条陌生的村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三年间,他想的最多的是自己怎样才能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主动走访
了解各生产社情况
初到黎家塘村,幽默风趣的村民习惯叫刘永雄“副书记”或直接叫他“大学生”,每次听到这样的称呼,刘永雄都感到尴尬和沉重。为了尽快与村民打成一片,刘永雄常常主动跟一些经常到村委会的生产社社长聊天,大致了解了各个生产社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和交流,刘永雄对村情有了深刻的印象,“几乎所有的干部村民都会向我提到一个‘穷’字。”这不禁让这个正准备大展拳脚的热血青年心里凉了一半。然而,刘永雄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他利用刚到村里的一个月摸索期,积极走访村民和干部,对村进行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调研,并摸索出了一条打造生态农田和绿色旅游的发展思路。
加强交流
转变村民对村干部的印象
在刘永雄到达黎家塘村的第二个月,也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第二个月,很多年过6旬的老人来到村委会要求参保,可当时经办的村干部由于种种原因有所推托。“当时,每天都有老人来村委抱怨村干部不作为,我心里很不好受。”一不做二不休,刘永雄在钟落潭镇监察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毅然接受了村民办理社保的工作。
此后,刘永雄还参加了黎家塘村的林权登记、办理老年人登记卡、帮助70岁以上老人申请长寿金等工作,力求与村民多接触交流、多聊天沟通,逐渐改变让村民对村干部的不良印象。“其实大部分村民都勤奋、质朴、善良,他们会因为你为他做了一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一样会由衷地感谢你。”刘永雄说。
独立思考
改变垃圾围村面貌
借助近几年金沙街的帮扶,黎家塘村开展了农村乡道铺设、建设公交候车亭、村容村貌卫生整治等多项工作。尤其是村容村貌建设方面,该村用扶贫资金购买了垃圾斗。可是,由于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购置回来的垃圾斗一直闲置无法进行正常使用。
“当时,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深入到村民中,认真和他们谈环境卫生整治的好处,从思想上让他们接受这项工作,最终我们也顺利地放置了垃圾斗。”刘永雄说,目前黎家塘村已配备了7名卫生保洁员,统一上门收取生活垃圾,彻底告别了垃圾围村的面貌。
如今,刘永雄对农村工作有所感悟,深知既要懂得融合又要做到独立。“融合就是真正融入村干部队伍中,领会一名合格村干部的含义;还要真正融合到村民当中,减少陌生、缩短距离,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独立,就是要经常独立思考一些现象和问题,用新的观点去分析农村问题,以便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法。” 一件件工作干下来,黎家塘村民跟刘永雄不再见外,村干部也对他越来越信任,村党总支书记也把他当成重要助手,让他协助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