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我为白云发展作贡献 太和镇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平:“一定要碰一碰,打开北村发展局面”

2021-06-30 16:21:12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2014年01月15日 02.jpg

  徐国平正在介绍北村村发展情况

  “我一定要碰一碰,打开北村村经济发展的局面,让北村村走出困境。”16年前太和镇北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前,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村人,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平看到自己的家乡落到如此境地,发奋肩负起600多户村民的期盼,完善村规章制度树立正气,抓住契机发展北村村经济,整治村容村貌让村民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

  带领600多户村民奔康致富

  1998年由于工作突出,上级将徐国平调回北村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首先他着手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着力解决村民敏感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村内树立正气。1999年,“掌舵人”徐国平将北村的发展调整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北二环征地村、社两级拿到1000万元的征地款,对北村村而言是百年一遇的发展契机。

  拿到征地款时顿时村子里炸开了锅,很多村民都想将征地款分了,但目光长远的徐国平却不这样认为,而是想着用好这笔征地款,抓住这个契机大胆地拼一拼。“北村村不能再走回头路了,如果没有抓住这次机遇,北村村永远也走不出困境,永远都是困难村。”徐国平说。

  顶着莫大的压力,扛着600多户村民的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徐国平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用这笔征地款以及向村民集资的几千万元,进行物业建设“筑巢引凤”。从规划设计,到动工建设,每一个日日夜夜他都奔走在第一线,一年多以后,一栋栋全新的厂房、宿舍等在北村村拔地而起。

  “北村村当时真是一穷二白,如果当时没有抓住这次机遇,就没有北村村的今天。”与徐国平一起并肩作战了16个年头的同事徐敏嘉感叹道。当时厂房还没建好,很多厂家已经找上门,建好一栋租出一栋,这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20多万平方米的物业,至今仍是北村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村社两级收入70%来自物业租赁,村社两级每年纯收入约2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约1.5万元。

  综合整治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干净整洁的道路,依次排列的房屋,修葺一新的古祠堂,北村村洁净的村容村貌让人倍感舒服。北村人与时俱进,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书画展览搬进了古祠堂、古乡约里,赋予了这些古老建筑以新的功能、新的生命。“我们一手狠抓经济,一手抓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村民谋福利,改善生活环境。”徐国平说。

  从2005年开始,在徐国平的带领下,北村村重点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逐步对该村的主干道进行硬底化,设置排污渠实现雨污分流,统一收运村民日常生活垃圾,将臭水潭建成供村民休闲的公园,在空置地上见缝插绿,对村内古建筑群进行重新修葺。正是这一系列措施成就了如今的北村村,北村村2005年被评为市卫生村,2007年被评为省卫生村,2012年被评为第一批区美丽乡村,去年更是被评为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点。

  “地区的稳定发展需要一套稳定的班子,村干部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谈及未来的发展,徐国平表示,北村村要充分借助民科园西扩的辐射作用,规划好民科园征地返还用地和北二环征地历史留用地,节约用地,让土地实现最大效益化和效能化,实现北村村经济的第二次腾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