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好医生”刘纳新:与时间赛跑 为新生命护航

2021-06-30 17:42:50 来源:信息时报

  

  35年来,刘纳新为生命默默守护,迎接了无数个小生命的诞生。

  “外科治病,麻醉保命”,用这句话来形容麻醉医生的工作性质再贴切不过。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刘纳新正是一位“深藏功与名”的好医生,35年来她一直为众多生命默默守护,也迎接了无数个小生命的诞生。说起一台手术的成功,大多数人会想到主刀医生,却很少接触和了解麻醉医生。刘纳新正是“藏”在手术室里的麻醉医生,撑起保护伞,为病人保驾护航。

  从医30余载

  守护产妇平安

  怀孕快38周的孕妇在产检中发现胎心骤降,胎儿命悬一线,医院妇产科、功能科、儿科、麻醉科等10多位医生护士马上投入抢救。近日,在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幕8分钟的生死急救。作为麻醉科主任的刘纳新,便是其中一位参与者。当重度窒息的宝宝发出清脆的啼哭,她长舒了一口气。35年来,她无数次登上手术台,与时间赛跑,为生命争分夺秒,守护着产妇们的平安。

  “1983年毕业后,我就开始在麻醉临床一线工作。”刘纳新说。麻醉医生的工作并非“打打麻醉药,让病人睡一觉”那么简单,他们是一个各方面临床知识都要了解的“全科大夫”,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科室的手术。刘纳新回忆,刚学麻醉时,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所有病人的生命体征都要靠“耳朵听、鼻子闻、手触摸”感知。一场手术下来,手酸脖子痛。但这一路她都坚持下来了,在35年的实践中,刘纳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时准备着上手术台。

  曾经有一名第三次进行剖宫产手术的高龄产妇,术中出现心跳骤停,情况异常紧急。当时,已经下班的刘纳新刚到家门口就接到医院的电话。如同士兵接到了命令,她立即返回手术台,为产妇进行深静脉穿刺输血补液等抢救措施,与同事们一起及时挽救了两条生命。“麻醉就是跟时间赛跑,从患者推进手术室起,麻醉医生就开始全程陪护。在手术期间,要密切关注脉搏、血压、心电图等动态数据,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刘纳新说,这些都考验着麻醉医生的应变能力。

  普及新技术减少分娩疼痛

  刘纳新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尽管分娩镇痛技术可以减少产妇疼痛,但技术刚引进时,一些产妇并不接受。为了让更多产妇了解这种技术,刘纳新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到产房普及分娩镇痛的相关知识。

  在刘纳新的努力下,分娩镇痛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从最初每月不足10例到现在每月有100多位产妇选择分娩镇痛。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镇痛技术也愈发成熟,在业内小有名气,经常有产妇慕名而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刘纳新所带领的手术麻醉科被海珠区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

  随着产妇的增多,刘纳新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但只要能为产妇减少痛苦,她毫无怨言。有一天值夜班,她做完手术已是凌晨三点,正准备休息时,产房来电话说有产妇需要“分娩镇痛”。适逢12月的寒冷天气,刘纳新来不及穿上大衣就赶到产房,连续给5名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等她忙完已是次日早上。当产妇们都安静地睡着了,同事们才发现专注工作的刘纳新早已冻得双手通红,鼻涕直流。

  即将临盆术前还在做麻醉

  “有时忙起来一天大大小小手术有十几台,已经习惯了。”在医院里常常能看到刘纳新奔走于手术室、产房的身影。2003年的寒冬,即将临盆的她由于胎位不正不得不做剖腹产。当时已躺在病床等待手术的她,得知还有多位病人因缺少麻醉医生无法手术时,她挺着大肚子来到手术室,连续做完多例麻醉。“我想着自己还没那么快生,就去帮一帮。”直到病房护士找到她,她才回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麻醉医生日益紧缺,刘纳新基本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工作上的忙碌,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让她深感亏欠的是,父母生病时她没能陪在身边。“2016年,母亲脑血管破裂出血生命垂危需要开颅,而我却还在手术台上。”刘纳新为母亲忧心,但手术台上鲜活的生命也需要她,她履行着医生的使命继续坚守。当把病人平安送回病房后,她连夜赶回武汉看望母亲,但仅照顾两天后她又返回广州投入工作。

  一个月以后,刘纳新90岁高龄的老父亲去世,她也因工作没能陪父亲走完最后一程。“医生也是普通人,父亲的离世让我很悲痛。”每每说起此事,刘纳新依然感到遗憾。但进入手术室后,看到又一个生命等待着抢救,她又会全身心投入战斗,“相信父亲能理解我,让我做个好医生,对病人负责。”

  甘做配角

  深藏功与名

  在刘纳新的办公室里,挂着一面患者家属送来的锦旗,“医技医德赛华佗,心热似火如家人”几个字十分醒目。对于麻醉医生而言,这样的感谢实属难得。因为一台手术的成功,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首先想到的是主刀医生,往往忽略了默默为生命护航的麻醉师。对此,刘纳新却甘之若饴。在她看来,大家一同为患者的安危奋斗,即使做绿叶,只要病人平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将这面锦旗挂起,也是希望激励自己和科室同事不断进步。

  如今,海珠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加入了不少年轻医生。作为麻醉科的主任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刘纳新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新人,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刘纳新说,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她希望把整个团队都培养起来,每周都会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及疑难、危急病例讨论,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一个成熟的医生可能需要10年的磨练,只有让更多的医生成长起来,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李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