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广州白云:好榜样 区高级农艺师周伯扬 32年来帮农民驱虫害

2021-06-30 16:54:10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区高级农艺师周伯扬是土生土长的太和镇人,1980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不久,就进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主攻植物病虫害防控和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干就已经32年。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在我区并不多见。32年来,周伯扬从不自傲,而是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去。

  采访中,周伯扬常会提及他的“三不”原则:不扰民、不索取、不对等。其中,不对等是只能是农户对服务不满意,不能对农户不满意,并主动电话回访农户。近年,他还自我加压,量化每年的工作指标:下乡调研100次以上;服务农民24人次以上等。“终归一句话:真诚做事,农民欢迎。”流水可以带走了32载光阴的故事,但从未改变周伯扬对工作的热忱。

  把农民当朋友一样对待

  近日,周伯扬和记者一同去人和镇汉塘村李汝筹的养蜂场里,这源于李汝筹打给他的一次电话。在车里,记者看到有捕虫网、镊子和装病虫害的标本瓶子等,原来这是周伯扬下乡从不离身的“套装”。

  雨雾天气并不影响到周伯扬的行程,养蜂场就在小山坡中间,持续的降雨让道路泥泞不堪。周伯扬则大步跨上去,鞋子沾满黄泥也毫不在意。同行的人和镇农办工作人员小姚说,做农业技术服务就得这样不怕苦不怕脏,周伯扬从不会以专家自居,见到他都是在田间地头,他和农民就像朋友一样。

  由于周伯扬长于研究植物病虫害,动物方面则涉猎不多,此行他还专门叫了老朋友――有着20多年养蜂经验的杨锐芬过来,给予李汝筹更专业的指导。期间,杨锐芬还为病蜂开了“药方”,怕年纪大的李汝筹记不住,细心的周伯扬从包里拿出便利贴,戴上老花镜记下了具体用药和使用剂量,递给李汝筹。

  看到李汝筹腿脚不太方便,周伯扬还开车送李汝筹回家。在车上,李汝筹不断对记者说:“有专家指导就是好,养了十来年蜂,现在才搞明白了之前为什么老养不好。”

  56岁考驾照为更多下乡

  冒雨到村里看病蜂只是周伯扬30余年研究病虫害防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周伯扬的政治面貌是群众,并非党员。但他一样牢记群众路线,并量化成了每年的工作指标:下乡调研100次以上;服务农民24人次以上;只要农户来电话要求帮忙看农业生产的,都要到实地指导服务。他说的,也做到了。

  提到周伯扬,区农林局办公室主任董锋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周伯扬经常担任新型农民培训主讲,每次讲课都会公开手机号码,所以经常有农民朋友打电话找他帮忙。有一次,钟落潭镇龙岗村的农户打来电话说,所种植的罗汉松树出现大面积枯黄,周伯扬当时就自己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过去种植园,收集病虫媒回来研究,不到两个星期就解决了罗汉松树的枯黄病。

  “对农民有求必应,不会计较个人得失。”水产专家陈国权曾和周伯扬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事近6年,对周伯扬的“三不”原则很是敬佩,尤其是“不对等”这一条。

  陈国权还提到,为了更多地帮助农民,又不想麻烦到局里的司机,周伯扬还不服老,在2011年,56岁的时候考了驾驶证,自己开车去到田间地头。小姚还向记者透露,跟着周伯扬出去开展农资检查执法时,不少执法队员常会带上几个面包防挨饿。“一旦查到违规情况,周主任就要一口气干完,往往会耽误了时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