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大众心目中的城管,李魏铮喜欢做公益,而且还是一位文艺青年。
走街串巷、规范商铺经营行为是他的日常工作。做最简单的公益,每个月坚持捐出个人工资的5%,用作慈善用途不计任何名利与回报;喜欢即兴书写创作,灵感来了,一景一物便是一篇小诗文。他是荔湾区西村街城管执法队队员李魏铮,一名工作讲情理与规则、长期坚持慈善捐款、喜爱诗文的别样城管。
热心城管每月坚持捐款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通过加入志愿驿站、社工机构、公益基金会等团队,参与公益善行。作为一名“非编”公益达人,李魏铮结缘公益始于办公室一楼政务中心大厅的小小爱心捐款箱。“小时候看到乞讨的流浪人员,内心都会有所触动,觉得要帮帮他们才行。有了公益箱,兜里有零钱,随时都可以捐款,也是一种帮人的公益。”
有了第一次公益箱捐款经历后,李魏铮的公益路越走越宽。2012年末,偶然间得知微信推出“腾讯公益”项目后,李魏铮将公益捐款选择扩展到网络平台。此后,每每在微信上看到贫困助学和重症救助公益众筹项目时,他都会尽绵薄之力。如今,浏览公益资讯、为求助项目捐款已成为李魏铮的每日习惯。“虽然我的月薪只有2000多元,但每天捐助5元不会影响我的生活水准。将这些钱捐助到公益慈善中,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好的转变。”
这份坚持执着,也体现在城管工作中。至今,李魏铮在城管岗位上已工作10年有余。2007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他走上城管岗位,重点负责荔湾区华林街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周边的城管综合执法。作为广州传统的商业中心,该商圈商业环境更为复杂。走鬼摊档多、工作难度大,李魏铮总是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在这份工作中,他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和沟通技巧。
2011年,因工作变动,李魏铮调动至荔湾区西村街城管执法队,主要负责环市西路一带的“六乱”等整治。有了前期在上下九的工作经验,李魏铮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每天晚上6点到9点,街巷乱摆放的临时摊档较多,整治工作量较大,如果遇到沿街摆卖或乱摆乱放的小贩,我会先上前对其进行劝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遇到小贩不听劝导、执意摆摊或用暴力对抗的,才会和同事们一起将其暂扣。”
传播爱心带动同事做公益
一直以来,除家人之外,李魏铮并未向他人公开过自己的公益行为。直到2017年5月20日,他通过微信朋友圈首次向朋友袒露公益心迹:“从4年前,把自己每天收入的5%用作慈善用途,直到今天第一次也是仅此一次公开,只希望有更多热心人加入这行动。慢慢地,你会觉得自己善良起来,一切事物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这条微信的附图为李魏铮多年在公益平台上的捐款记录。记者看到,其中的捐款数额从十元到百元不等,捐赠对象多是家庭经济困难、急需医疗费用的重症儿童及困难老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一个个小小的爱心举动能汇聚成河,帮助他们长大成人。”李魏铮说,未来还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求助信息,保持捐款习惯,帮助更多老人和孩子。
李魏铮的善行感染了亲友同事,如今已有几名同事加入到慈善捐款行动中。“有些朋友看到我转发的公益求助链接,主动来问我如何捐款,也有的托我帮忙代捐……”对所结下的善果,李魏铮心有满足。
说起李魏铮,同事们都不吝称赞。“为人老实正派、做事积极主动。执勤时,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问题。”西村街城管执法队队长韩国雄说,李魏铮的个人品德之美不仅体现在工作态度上,更展现在乐善好捐中。“尽管收入不高,但李魏铮很节省,每个月都坚持捐款帮助他人;基层任务重,他还是坚持学习文学知识,提高个人修养……”韩国雄称,作为城管执法队的一名组长,李魏铮以身作则,带动了身边诸多同事的善行善为,值得每一位城管队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