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益”创新扶贫新模式,爱心助农缓解农产品滞销难题,他是新时代扶贫扶志扶心的实践者。
帮助贫困农户、残障人士脱贫,借助微信平台发起纯公益性“爱心助农团”,他是有点子、有爱心的好志愿者。奔赴贵州织金精准扶贫8个月,扎实调研、对接资源,他是一名为贫困地区带去资源、带去希望的好扶贫干部。课堂上,讲授互联网思维系列课程深受党员干部欢迎;乡间里,调研探究解决“三农”问题好方法。他是万寨雨,花都区委党校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自2017年8月起挂职到贵州毕节织金县扶贫办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发起“爱心助农团”济农助困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万寨雨专业知识过硬。除上好互联网思维相关课程外,工作中,他重点关注花都区的“三农”建设问题,常常跑到乡村开展社会调查。到乡村的次数多了,和农民们也熟络起来,万寨雨结交了不少农民朋友。2010年10月,花都区花东镇李溪村农民种植的上百亩毛豆大丰收,因销路不畅一筹莫展。焦急中,农民向万寨雨求助。构思推广方法,找销路,最终,万寨雨和农户们一番“奋豆”,全部毛豆成功卖出。
万寨雨“奋豆”的故事,还被有关部门拍摄成党员电教片《党校老师和农民阿权的故事》。助农爱农的名声传开后,万寨雨常常会接到农民的求助。如今在赤坭镇、炭步镇等田间地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万老师”。
2014年,微信开始兴起,万寨雨对这一新媒体产生浓厚兴趣。当接到韶关新丰潘婶1万多斤番薯滞销的求助信息后,万寨雨决定开设“爱心助农团”微信号,尝试借助微信平台帮潘婶“卖番薯”。随着第一篇推文《爱心助农团,吹响爱的集结号》发出,潘婶的1万多斤番薯不到两天便被爱心人士预订一空。
小试牛刀的成功,让万寨雨的爱心助农活动一发不可收拾。为让更多农民的健康农产品变现,万寨雨在工作之余借助“爱心助农团”自媒体平台,无偿帮助贫困、残疾农户发布滞销农产品信息。“互联网时代,贫困农民没有销售农产品的优势。我们懂得网络,何不借助网络平台、互联网+公益的思维做助农公益?寻找偏远农村的贫困农民,吸引更多爱心人士认购他们滞销的健康农产品。”
推广之余严把农产品质量关
爱心助农团成立后,“帮贫帮勤”是爱心助农团的帮扶标准。“我们重点帮助贫困、残疾农民,受助者本人还要勤劳。他们的农产品滞销,我就会编写推文帮其传播。”万寨雨坦言,爱心助农团实际上是对当下所提倡的“互联网+公益”创新扶贫模式的一种实践。“通过微信公众号,一头聚集大量自愿认购农产品的爱心市民,一头对接急需帮助的农民。当收到农产品严重滞销的求助信息之后,我们通过微信推文,在微信平台上精准地把农产品对接给有需要的市民,从而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难题。”农产品品质是决定其市场销路的关键,为保证送到爱心人士餐桌上的农产品健康安全,在发布帮扶信息前,万寨雨的团队会提前严把食品安全关。
“滞销农产品脱销变现,不仅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还改变了他们的心态。特别是一些残疾人朋友,我们还发起了专门的帮扶计划帮助脱贫。农产品有了销路,他们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说起爱心助农团给农户们带来的改变,万寨雨十分高兴。
帮扶上百户农户销售农产品
发起爱心助农活动时,万寨雨也有自己的工作准则:保证农产品质量、平台从不经手财务及线下交易,不收取农户任何费用保证活动100%纯公益。凭着万寨雨的好口碑,爱心助农团志愿者团队、爱心企业后援团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微信平台请求帮忙义卖。“求助的有花都本地的农户,也有韶关的农户,更远的还有湖南、陕西等地的农户。”
截至目前,爱心助农团累计发起23期助农助残活动。据粗略估算,项目已帮扶约100户以上农户,累计销售滞销产品总额在200万元以上。“爱心助农的过程充满了美好的回忆。爱心助农团推介的农产品,常常被秒光。”为“轮椅哥”卖鹅、为残疾老人发起爱心郭原计划、为清远一个盲人家庭义卖600只走地鸡……万寨雨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讲起爱心助农团的温暖故事。
经过不断发展,爱心助农团不仅仅是一个线上的助农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一个志愿服务送温暖的平台。除发布爱心助农义卖信息外,万寨雨还带领志愿团队不断开展“走乡村、进社区”学雷锋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农村村民免费维修家电。
远赴织金精准扶贫不辞劳苦
2017年8月,万寨雨响应花都区对口帮扶贵州织金的需要,远赴贵州织金贫困山区精准扶贫。其间,担任织金县扶贫办副主任的万寨雨多数时间均在下乡,入村入户走访帮扶点。一年来,万寨雨一行为织金地区带去了免费的医疗资源,近千名群众受益;为山村孩子们带去助学金和崭新的教育理念,让山村的孩子也体验到活泼有趣的学习课堂;带去了资金对口援建村民广场、村民活动中心,改变贫困地区村容村貌;带领村民将经济效益不高的苞谷种植转变为土豆种植,扭转村民们的种植观念,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中途,因工作需要,万寨雨仅回广州4次。“这一年,对家人心有愧疚,但收获了一肚子故事。把扶贫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也很骄傲。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对国家、对老百姓做了奉献,从道义上和精神层面,家人应该会理解。”
对织金未来的发展,万寨雨充满期待。他告诉记者,今后将持续跟进织金扶贫攻坚工作,创造机会对接资源,面向所有贫困户,助力织金地区黔货出山。对爱心助农团未来的发展,万寨雨也已有初步设想:借助“互联网+”思维,升级爱心助农团3.0版本,成立爱心助农团电商平台,帮扶更多农户脱贫致富。“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不含任何商业元素、最有温度的交际圈。”织金地区山川河流交织的壮美风光,让万寨雨感到十分震撼。“今后,期待借助旅游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定制精品小团,吸引更多广州人到织金地区旅游,打造织金旅游名片,让旅游资源丰富的织金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