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高镇总工会的一名成员,他尽职尽守;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他任劳任怨;作为一位家庭成员,他独挑大梁……他就是江高镇水沥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耕阿伯江树清。
“我只有小学毕业证,但我却读过‘农业大学’。”谈及他的种葱事业,江树清跟记者调侃道。而只有小学水平的他却在农田里研究出了个多产经济来,带领全村人走向了一条依靠农业经济发展壮大的新道路。
技术过硬
成为村里村外的技术专家
在江树清的记忆里,水沥村种植红葱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因为在家里耳濡目染的缘故,他跟着家里的大人一点一点学习种葱技术,由于技术过硬,现在已经是村里的大红人,对种植技术也是了如指掌。
“作为工会的一员,就要做着工会的事。” 江树清每天的工作就是到田里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传达达区农业局相关精神。有时候他还会到区农业局去参观农业新品质,希望能找到合适村里推广的农作物;其余时间他大部分都会骑着摩托车到农业基地转悠,留意村里田间的一举一动。
从2004年开始,水沥村开始有了专业的种植指导员,江树清也光荣地成了其中一员,每天他都会花些时间坐在村里的办公大楼里,为前来学习培训的学员们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除了本村的村民外,周边村镇的村民也开始纷纷慕名而来。
先富带动后富
带领村民完成农业转型
“只要是真诚前来学习的,都会热心地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因为自己村富了,周边村富了,才能带动片区经济,才能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江树清说,如今,周边村镇塘贝、双岗、长岗、神山等地都种植上了红葱。
2004年10月,水沥村成立红葱协会。作为理事的一员,江树清每年都会协助理事会,组织村里的100多名村民到连州、韶关、河源、广西等农业基地示范点去参观学习,旨在能给村民提供一个向外学习的机会,为村里农业的转型提供专业的思想教育。
近几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由江树清带领的团队开始意识到:单纯依靠种植红葱来发展农业经济已经不适应市场。他们通过考察发现,种植韭菜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且适合全年生长,可以连续增收,于是江树清开始带领全村村民种植韭菜。现在,水沥村家家户户都种植两种农作物,一半红葱,一半韭菜,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