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初见张丽萍,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她为人低调,不善言谈,问起事迹,她总以笑代答,十分谦虚。只有谈到工作时,她才会滔滔不绝起来,一个又一个专业词汇从嘴里蹦出。“只要能对破案有帮助,能提供有价值的支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张丽萍说,这是一份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工作。
提起法医,很多人想到的是血污、腐臭、尸体。在这个男人都望而生畏的岗位上,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干了18年,主持勘验现场2100余起,尸体检验达810余具,进行尸体解剖610余具,在破获重大案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就是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主管技术中队法医、DNA检验室工作的张丽萍,刚被评为2013年度广州市公安机关践行群众路线十佳女警。
“绣花姑娘”阴阳差错学法医
采访当天,从前一晚加班忙到当天上午8点半的张丽萍,依然坚持在派出所值班。“如果有案子发生,还要继续加班。”略显疲倦的她笑着说。
由于法医工作需要值班,凌晨时分去案发现场对张丽萍来说,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了。法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张丽萍必须常年处在“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尸体、秽物接触,这也磨练了她坚忍、温和的性格。
20多年前,张丽萍的梦想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的大学志愿填的都是医学院,因为怕录取不上,所以填了服从调剂,结果就阴差阳错,被调到了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
跟同龄的女孩子比起来,张丽萍算是一个胆大的姑娘。1996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她第一次到案发现场就遇到了“重口味”。“那是一具浮尸,尸体已高度腐烂,都变形了。我第一次看见这么恐怖的尸体,跟大学里解剖课上看到的那些仪态安详、用防腐药水处理好的尸体完全不一样。”张丽萍平静地回忆。
但很快,张丽萍就和带她的师傅一起忙活了起来。她说:“这是工作,必须要有责任心,必须要做好。”此后的18年里,张丽萍渐渐适应并习惯了别人眼中的恐怖景象。她说,自己有一颗很强大的心脏。“干这一行如果心理素质不强的话,怎么做下去?”张丽萍笑道。
18年尸检810余具零差错
从警18年来,张丽萍共勘验现场2100余起,检验尸体达810余具,进行尸体解剖610余具,进行法医临床学及医疗事故检验鉴定61人次,法医物证检验1010余次8980余件,共出具分析意见和鉴定书3208份,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2013年10月初的一天晚上,均禾街某房内发现一具女尸,房间里有火烧痕迹,女死者系窒息死亡。案发后,张丽萍带着DNA检验工作人员马上赶到现场。
当时,案发的房间内充满了刺鼻的烧焦味。她戴着口罩,和同事一起从现场提取了30份生物检材。在案发后10小时内,他们在案发现场卧室等检出同一男性个体基因型,通过比对,确定为前科人员梅某,为命案侦破赢得了最佳的破案时机。
去年9月10日,一辆货车在我区同德西槎路增宝街增宝仓库907仓库外装卸货物时发生爆炸。案件发生后,张丽萍要负责帮遇难者亲属找到他们的亲人。
“我从警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惨烈的场景,现场充满烧焦的味道,到处都是烧焦的黑色物体。”张丽萍说。由于碎尸块很多,且经爆炸烧焦,细胞已经大部分被破坏,提取死者DNA就成了一大难题。案发48小时里,张丽萍几乎不眠不休,和区公安分局DNA检验室技术人员一起在现场提取了上百份生物检材,并将现场尸体以及尸块DNA与遇难者亲属进行数据比对,最终认定了8名遇难者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