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罗汉松,一世唔使穷。种下罗汉松,世代成富翁。”这是粤港澳台地区民间不知从何时起流传的谚语。据传,自古以来罗汉松就有辟邪、挡煞、消灾之神效,如今罗汉松是公认的镇宅之宝。
这或许也是广州市白云区京彩园艺创始人胡振辉、赖秀文夫妇对罗汉松的最初认识,而特别的是,他们选择罗汉松品种中的“名门望族”――海岛罗汉松,与传统罗汉松一般为绿叶不一样的是,海岛罗汉松有着红色、黄色、紫色等多种色彩,成为他们点亮彩色庄园梦的原点。
创业路上辗转,耗3年时间潜心造基地
踏入种植海岛罗汉松这一行以前,赖秀文和其先生在10多年的年宵花销售以及在服装、水果、餐饮、水族等多个行业辗转的过程中,并未萌生种植海岛罗汉松的想法,但是在他们心中,始终有着一份创业心,像年轻人一样敢于尝试,去挖掘其中的趣味。后来他们发现从事这些行业的周期都比较短,而种植行业是一个相对周期长的行业,就想朝着种植业发展。
说起选择海岛罗汉松的渊源,赖秀文称,以往所见的罗汉松都是绿色的,突然发现四季红品种的罗汉松,一下子让夫妻俩眼前一亮,当时就觉得极具吸引力,由此不断在寻找一片适合这一品种的种植地。201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赖秀文找到位于江高镇南岗村的10亩田地,这里也就成为了她进军种植业的起点。
一切从零开始。赖秀文坦言,当时这里荒草丛生,首要的是搞建设,清理杂草、平整田地、搭建棚架、铺设水管等,几乎就花了一年时间,第二年开始才正式种植海岛罗汉松。技艺也是从零开始,直到2017年海岛罗汉松才真正开始销售,这一基地的打造时间长达3年。
在基地中,有一棵比人还高的四季红品种母株,赖秀文称其他所有的海岛罗汉松都是由它衍生出来,将其新芽通过嫁接手法复制了上万株海岛罗汉松,前两三年就是专注做这件事。
园艺中破传统,以追求新品为乐趣
物以稀为贵。从选择以四季红作为首发开始,二人就选择了一条与传统相悖的种植之路,也预示着他们要花上更多的心思。
“大自然就是老师,起步都是在学习。”胡振辉回忆说,起初种植的数量并不多,每天的心思就花在观察上,水量多少、肥料多少,春夏秋冬等阶段性变化都要摸熟,还得上专门的课程学习嫁接等方式方法,不断积累种植知识,好在质量上把关,种植出颜色艳丽、叶型细小的海岛罗汉松。
让他们甘于远离喧嚣沉寂于种植的是新品种的到来,这也是他们种植海岛罗汉松的趣味来源。赖秀文说,现在网络发达了,网上经常出现一些新品种的分享,他们都会马上跟上潮流,一有苗子就找来进行进一步培育。
日积月累,如今在基地里除了四季红品种,还有黄金松、紫金松、彩菊、太子妃、小红帽等新品种,同时也有不少培育的小苗,有嫁接好的不同品种,也有大片的成株,红的、紫的、黄的绚烂绽放着新芽、新叶。赖秀文说,每天都要给海岛罗汉松浇水,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再加上日常的杀虫、施肥、护理,夫妻俩根本忙不过来,还专门聘请了一位阿姨帮忙,这也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用于提升海岛罗汉松的附加值,譬如在树形上下工夫来提升它们的审美价值。二人在这方面还在不断学习中。
销售里遇瓶颈,犹存彩色庄园梦想
一路走来,初入种植行业的辛酸不可言喻。和很多传统的种花人一样,赖秀文和胡振辉一样面临靠天吃饭的境遇。虽然种植盆景已经算是少受伤害的一行,但是大水来时还是躲不及、逃不过。赖秀文说,今年6月的那场大暴雨,让基地里数百株培育可上市的苗子都淹死了,损失超过万元,这也是入行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
用三年时间作铺垫,一直到去年他们所种植的海岛罗汉松才正式进入市场。赖秀文说,以前也有少量的货,但真正开始销售是从去年开始。为此,他们不仅在佛山开设了固定的卖场,还开设了网络销售渠道。
赖秀文称,入行种下第一棵树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的发展,起初他们把更多的心思都花在了种植上,难免在销售方面掉了队,现在开始不断学习探索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经积累了部分老顾客。“同时海岛罗汉松作为新品种,市场关注度挺高,目前因为价格高销售量不是十分大,等到未来产品积累的数量多了,价格会有所降低,市场就会拓宽。”赖秀文认为,他们的优势是种植的数量大并且专职,要慢慢积攒起口碑,这也是京彩园艺的目标所在。
除了近5亩地的海岛罗汉松,基地里还有5亩地的果园,柠檬、百香果、龙眼、黄皮等多种果树上挂有不少果实。赖秀文笑称种植之初是希望在想吃水果时唾手可得,一看到有好的果树就买回来,有的还进行嫁接,但现在已经忙到没有时间采摘。现如今满园的海岛罗汉松和果树一同构成了夫妻俩的彩色庄园,他们说希望日后有一天能够发展成为集观赏、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