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帮扶,修成正果。2016年5月起,均禾街道办事处开始对口帮扶英德市石灰铺镇勤丰村,选派共产党员王文蔚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王文蔚一步一个脚印,在当地实施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帮扶项目。
扶贫过程中,王文蔚努力融入村民、深入剖析村子发展问题,逐渐打开了贫困户的心扉,也打通了勤丰村的致富路。如今,勤丰村产业兴旺,村民安居乐业。2019年12月,该村完成贫困户退出工作,脱贫率100%。2021年,王文蔚获得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王文蔚(右一)走访贫困户。
多次推心置腹走访,说动贫困户外出务工
2016年5月,在均禾街市政所工作的王文蔚主动报名前往勤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此时的王文蔚已经不是“新兵”。2010年,他就前往梅州大埔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双到扶贫工作。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王文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抓住了工作要点。
王文蔚知道,确定“扶持谁”是驻村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迅速把真正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搞清楚贫困户致贫的症结,才能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
最初的一个月,他拿着村里准备上报的80余户贫困户名单,马不停蹄地带领驻村工作队逐一入户走访、座谈,重点了解贫困户的家庭状况、人员结构、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以及致贫的原因。经过实地确认、佐证对比,驻村工作队最终确定了60户贫困户名单,涉及了勤丰村辖内的18个自然村。
在入户走访中,勤丰村的贫困户光叔给王文蔚留下深刻印象。由于生活长期困苦,加之没有相应的工作技能,50多岁的光叔对生活缺乏信心,平时打点散工、种几分薄田,供养孩子读书,但家庭一直未能摆脱贫困状态。
“从他平时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有工作意愿,只是需要有人引导和推动。”王文蔚多次和光叔聊天,让其逐渐打开心扉。他先是动员光叔开展种养项目,光叔却以“养鸡会发鸡瘟”“种冬瓜会亏本”等借口推脱退缩。王文蔚又鼓励他向外发展,还承诺给他介绍工作岗位,光叔又说自己患有风湿性骨痛干不了。这回,王文蔚顺势拿出自己的药给他看,“我也腰疼,长期吃药,但工作一样要做呀。”
王文蔚的多次上门打动了光叔,他的观念开始转变,表示想试试外出打工。王文蔚马上与均禾街联系,协调街道市政管理所招收光叔做环卫工人。他开着私家车接送光叔到均禾街市政所应聘,光叔顺利通过面试、审核,成为均禾街市政所压缩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年薪近8万元,单位还免费提供地方给光叔居住。
如今,光叔在均禾街努力工作,王文蔚不时跟他通个电话,了解他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电话里,光叔对生活信心十足,“现在有了稳定收入,我要好好干,等儿子毕业后到广州找工作,我们就可以团聚了。退休后还有养老金,没有后顾之忧了。”
“一个星期里,王队至少有三天是去走访群众,有些群众住得很偏远,路特别难走,他也坚持要去。”勤丰村原村委干部吴庆尚说,现在随便走进哪个贫困户家里,他们说起王文蔚都是赞不绝口。
王文蔚(右一)走访贫困户。
兴旺茶叶种植业 村集体与贫困户齐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文蔚认为,不仅仅是贫困户,整个村子必须要有造血能力,才能持之以恒脱贫致富,而产业兴旺是必经之路。如今,勤丰村的村民可以选择外出就业,也可以就地进入茶厂工作。
2016年,王文蔚带领驻村工作队从均禾街道筹集了30万元帮扶资金,入股英州红公司旗下的万联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按投入资金不低于10%作为固定分红,每年为勤丰村委会增收4万元,村集体年总体收入达到6.5万元。同时,驻村工作队发动勤丰村10余户在家务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向银行申请贷款60余万元,并加入茶叶种植管理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金融+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用贷款作为押金,再以每亩3万元的价格向英州红公司承包经营茶园,合作期三年。
“茶树由合作社负责种植管理,英州红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和茶叶收购,收益全部归合作社的贫困户。”王文蔚介绍,英州红公司按保底7%的收益分配给合作社,再分配到贫困户,勤丰村合作社的贫困户每年可增收3500元以上。其中,部分贫困户直接参与种植管理,进一步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
在茶园招聘的一批贫困户采茶工中,金姐是其中一个。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其中一个孩子患有哮喘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金姐之前一直打零工,收入非常不稳定,一家长期住在破烂瓦房里。在王文蔚的介绍下,金姐进入茶园工作。她勤奋踏实,努力肯干,成为公司的采茶技术能手,获得了每年3万多元的务工收入,并多次获评公司优秀员工,每年都受到公司嘉奖鼓励。
2018年,政府危房改造政策精准到户,金姐得到政策奖补4.5万元,加上自身务工收入,她家的楼房顺利建成入住,圆了她“有个安稳的家”的梦想。金姐的大女儿顺利毕业后,也进入英州红公司电商部工作。“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金姐高兴地说。
像光叔、金姐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五年间,王文蔚带领扶贫工作队组织开展了电工、月嫂、电商等技能培训,通过组织贫困户参加就业招聘会,引导、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外出就业或在本地工作。勤丰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每户有一人以上参与务工的占比为88%,人均年收入超过三万元。
王文蔚(左一)走访贫困户。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方便村民出行与农业灌溉
五年来,在王文蔚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帮助勤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村集体收入持续增加,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改善。
勤三路是勤丰村的一段县道,如今路面平整,两旁种着许多树木,村民们不时开着摩托车载着农产品经过。据村民介绍,这条路以前是石沙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民们出入和农产品运输非常不方便。在王文蔚的积极推动下,英德市人大代表高度关注勤三路的建设,这条道路的修复工程于2019年完工。
王文蔚介绍,勤三路全长超过7.3公里,涉及勤丰村约4.8公里。该道路完成硬底化之后,原来各自然村沿线丢荒的土地,先后被6家绿化公司租下来,种植园林苗木、茶园等,不仅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景观,更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所提高。同时,这项修复工程的完工,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村公路通畅水平,可以直通连江口、九龙等旅游小镇,改善了沿线7个自然村的1500多名村民及多个企业的交通出行,对带动当地乡村振兴及群众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
在王文蔚的积极推动下,均禾街更是为勤丰村投入帮扶资金,完成莲塘、布心坪、全屋、中心陂四个自然村以及村内3.6余公里村道的硬底化,对村内亚婆山、老江屋等6座桥梁进行建设,修复位于榄树下等地的8个水利陂头,改善全村1200亩农田灌溉用水状况。硬底化机耕路建成投入使用后,200盏太阳能路灯也在勤丰村相继亮了起来,村民的夜路不再难走。
王文蔚(左一)查看农田灌溉水利坡头修复工程进度。
“王队为人特别踏实,工作起来说干就干,而且跟进到底,我们都很敬佩他,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行动力强,是王文蔚留给吴庆尚的深刻印象。吴庆尚表示,王文蔚积极推动了产业、基建项目迅速在勤丰村落地,大力实施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救助、教育文化、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多项帮扶项目,让勤丰村变得越来越好。2019年12月,该村顺利完成贫困户退出工作,脱贫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