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白云卫健人谭慈珍:在密接者和隔离酒店间“穿针引线”

2021-08-13 15:51:06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今年5月底,广州拉响疫情警报后,白云区迅速反应,全面动员部署,展开疫情防控工作。白云区卫生健康局迅速指导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社区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及时将重点人员分类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做好各类人群健康服务。

  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和妇幼健康科科长谭慈珍主动请缨,扛起了社区防控和重点人群隔离两大重任,严格按照白云区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以行动践行党员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应有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10810171818

  谭慈珍。

  担当作为

  扛起社区防控、重点人群隔离两大重任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今年5月底,广州拉响疫情警报后,谭慈珍主动迎战,发挥业务专长,扛起了社区防控、重点人群隔离的两大重任,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谭慈珍面对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密接隔离酒店管理工作。“今年5月底广州疫情发生后,由于人手不足、工作内容调整等,我们科接下了密接隔离酒店人员管理工作。”谭慈珍坦言,与单纯负责出入境人员管理工作相比,密接人员管理工作要专业很多,也复杂很多。

  与出入境人员管理不同,密接人员数量很大且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到晚上10点多钟,以为今天的任务结束了,我们做好记录,打算回家,但突然之间又有新的任务。有时候可能刚到家,还没等吃上饭呢,新的任务又来了,”谭慈珍回忆说,“我们的工作是由很多面组成的,每个医院、每个镇街、每个上级部门都需要我们协调、沟通,我们相当于针和线,在不同的单位之间流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压力大的时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尽职尽责,努力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到最好。”

  6月14日晚9点,谭慈珍接到上级通知,需要紧急转运某密接隔离酒店隔离人员。在白云区的统一部署下,谭慈珍根据应急工作预案,连夜启用新的酒店,组织、陪同防疫专家到酒店开展隔离酒店感控指导、三区两通道布局设置和协调工作,当晚就完成了临时启用酒店的改造任务。

  随后,谭慈珍快速确定转运路线,统筹新旧酒店驻点医疗组做好送出和接收准备,联系好各方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并协调区内相关部门、区属医疗机构、市120指挥中心等,调度了近60辆救护车,迅速将接近200名隔离人员,按照“1房1车”的原则安全转出。从晚上9点多忙到次日凌晨5点,仅仅用了7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人员的转运工作,整个工作高效有序。

  据统计,广州这一轮疫情期间,白云区统筹调度了23间集中隔离酒店,为4398名本土疫情隔离人员提供健康监测服务。全区累计设置集中隔离酒店33家,投入34个医疗团队,驻点医护人员300余名,进驻隔离场所开展健康监测,共管理7万余名集中隔离人员。每间隔离酒店启用前,都必须进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急诊急救知识、核酸采样技能等专业培训及考核,组织各隔离酒店医疗组按规范做好岗前考核培训、岗中定期培训。无论是上级,还是谭慈珍所在的防控专班,或是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战线的同志,都认为谭慈珍所承担的防控工作任务均高效高质出色完成。

  “作为一名党员,疫情防控,我责无旁贷。而处在这个岗位,就是我的‘战位’。”谭慈珍说。

  夜以继日

  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严谨、执行力强,是领导和同事对谭慈珍的总体印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谭慈珍作为疫情防控专班的一员,需要负责白云区各镇街排查数据上报表格的汇总、报送工作。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信息汇总、各方信息联络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以严谨的态度、超强的执行力,精准统计、及时报送,让真实的数据信息客观全面反映全区疫情防控的进展,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3)1628493212700075072


  谭慈珍。

  “疫情信息的公开透明,离不开基础数据的精准高效。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好,才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谭慈珍介绍,面对疫情防控数据统计管理初期存在的问题,她通过完善统计方法和统计策略,探索在线同步数据表格等方式方法,将各部门分散的数据统计表格合并多类项,制作成白云区疫情防控数据专门的总表,一方面提升了基层数据填报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掌握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人数和健康状况,再深入汇总统计,为上级部门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期间,谭慈珍还参与了白云区公安分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研发的白云疫情防控平台的设计、完善工作,推进数据信息化管理,减轻基层机构负担。同时,她曾多次主动向白云区主要领导、区防控办提出工作建议,基本得到了白云区主要领导的认可、赞同,并逐一落实。

  “清晰掌握在管数据,是一项需要非常专注的工作,极其考验专班成员的数据处理、挖掘、评估能力。”谭慈珍在核实数据时,严把数据的质量关,争取做到不重统、不漏统、不错统,需求紧急时就主动加班加点,赶时间处理,及时上报,从未延误报表工作。

  从此前的广州疫情防控工作,到这次的南京关联的疫情防控工作,报表质量要求不断升级,从一日两报变成每两小时动态报送,谭慈珍每天白天协调完各方工作后,晚上就加班加点统计分析数据,有时甚至忙到凌晨三四点。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谭慈珍汇总了大量重要数据、报表,但从未发生一例差错,确保了各类数据的真实可靠,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攻坚克难

  在防疫战线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XX街XX村有密切接触人员需要核对信息,请你们立即联系本人核对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返穗行程。”“今天某某小区的排查人数是XX人……”每次微信接到疫情防控的最新指令通知,不管是正在吃饭,还是准备休息,谭慈珍都会迅速起来开始工作。

  作为疫情专班的一员,任何细节都马虎不得,从征用改造隔离宾馆、人员防疫培训,到转运情况跟踪、信息报送、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谭慈珍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电话。面对防疫工作出现的繁杂问题以及街道面临的种种困难,谭慈珍一直秉持着不回避、不推诿的原则,热情回复、积极解决。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的电话会被呼成‘高频电话’。”谭慈珍笑着说。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谭慈珍一直主动配合镇街,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迅速成立社区“三人工作小组”,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并承担起明确工作指引,落实工作要求,督导指导医务人员进行疾病诊断,及时排查、判断密接人员等职责,她的个人电话也因此成为了“防疫热线”。

  今年6月,谭慈珍手机通话记录高达3728条。“基层工作人员忙起来,有时候来不及统计数据。为了给基层减负,就需要我们一个一个打电话去‘追数’。”谭慈珍会和科室同事一起打电话沟通数据,面对接听到的每个问题,她都耐心解释,认真落实。

  “变化的政策,不变的防疫内核。基层单位对政策把握不到位的,需要我们去指导,因此我们本身必须要对政策相当熟悉。”谭慈珍自去年疫情发生后,就养成了随时将政策文件带在身上的良好习惯。“疫情期间,OA上每天都有大量文件,我会认真阅读后挑选出重要的政策文件,装订成小册子带在身上,遇到不确定的政策条文,可以随时翻阅并及时解答相关问题。”谭慈珍说,这一方法也在科室内部传播开来,一份份装订成册的小册子成为了防疫期间的“百科书”。同时,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谭慈珍也会常备笔记本,每天检查后,只要想起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马上拿出笔记本记下来,形成自己的防疫工作笔记。

  在广州本轮疫情的攻坚阶段,连续高强度和日以继夜的工作导致的过度疲劳,让谭慈珍的身体出现了下肢水肿、全身过敏等症状。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谭慈珍始终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对过敏导致的瘙痒等不适,她从未诉过一句苦,疫情期间从未离开过岗位一步。在广州本轮疫情得到控制后,在领导和同事的再三催促下,谭慈珍这才放下心去看病,被诊断为“疲劳综合征”。“她很少向人提起身体的不适,因为她知道那个时候坚守好岗位是多么重要。”谭慈珍身边的同事说。

  疫情防控期间,谭慈珍始终恪尽职守,站在防疫第一线,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如同绽放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铿锵玫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