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德街金德苑社区,有一位退伍军人,她在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中,以热心积极、做事可靠被社区居民所熟知。她,就是红棉老兵志愿者谢玉珊。
自2001年退休后,谢玉珊一直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热心社区公益事业。无论是环境卫生整治、清理“牛皮癣”,还是垃圾分类宣传、“站桶”指导等,都能看到她的身影,20年如一日,为社区服务的初心不改。近日,谢玉珊获得了广州市2021年“最美红棉老兵”荣誉称号。
红棉老兵志愿者谢玉珊(左四)。张楚琪 摄
热心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工作
眼前的谢玉珊,个子不算高,头发有些花白,虽然已年过七旬,但做起事来干净利落。自1973年入党以来,谢玉珊始终秉持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走出军营的谢玉珊,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2001年退休后,谢玉珊就主动报名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从那时起,她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其中的主要工作是环境卫生整治。
随意张贴、喷涂的非法小广告反复性、顽固性强,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难题。谢玉珊所在的同德街金德苑社区,此前曾到处张贴着小广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在谢玉珊的动员下,辖区居民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买来涂料、铲刀、滚筒、刷子等工具,分工认真铲刷小广告,不留一个缝隙。在大家的努力下,仅一个星期,就清除小广告500余处,没有太大投入,就让社区变了新模样。
谢玉珊正在清除小广告。张楚琪 摄
“我的力量很微小,但也能为社区带来点滴变化。作为一名红棉老兵志愿者,我的职责就是服务好社区。一个个社区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国家、社会就会更好。”谢玉珊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这样要求,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小广告清除完毕,谢玉珊没有停下来。平日里,她会到辖区内卫生容易脏的路段走走看看,发现哪里脏了,就拿起扫帚进行清扫。有的路段下雨天由于地面低洼不平,积水严重,来往的行人怨声较多,路面保洁就成了问题。谢玉珊总会拿起扫帚,默默清扫道路,一坚持就是多年。
谢玉珊积极参与小区卫生打扫工作(右一)。张楚琪 摄
身体力行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近年来,同德街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谢玉珊又是第一个报名,加入垃圾分类志愿队伍。
每天早晚,谢玉珊都会准时到岗“站桶”,定时定点督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为了确保居民准确投放,谢玉珊时常破袋检查各家各户的垃圾分类情况,捡垃圾、翻看厨房垃圾桶等,不怕脏,不怕累。在此过程中,谢玉珊没少遭白眼,很多人觉得她多管闲事,但是为了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能顺利实施,她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向居民解释,一户一户地示范,用行动影响每一个人。
别看现在谢玉珊对垃圾分类标准说得头头是道,但刚开始时,由于年纪偏大,垃圾分类的标准又特别细,她总是不能准确记住。
“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谢玉珊常常一手拿着分类小册子,一手拿起分拣铁钳,一遍遍记分法,一项项核对。“只有我自己记熟了,知道什么垃圾应该扔进哪个桶,才能帮助更多的人正确分类。”谢玉珊说。
谢玉珊身体力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左一)。张楚琪 摄
不仅如此,谢玉珊还主动承担垃圾分类宣传任务,协助社区居委会挨家挨户派发宣传单张,讲解垃圾分类投放要领。遇到不理解的居民,她便苦口婆心地劝说、讲解,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理解和认可。
谢玉珊的言传身教,在金德苑社区树立了榜样。如今,该社区的居民都能自觉开展垃圾分类,社区的环境更加整洁。
“谢玉珊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尤其是在社区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她不改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金德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永浩对谢玉珊点赞。
各种志愿活动中都有谢玉珊的身影(左前二)。张楚琪 摄
近日,谢玉珊获得了广州市2021年“最美红棉老兵”荣誉称号。“虽然我退役了,但是军人的影子依然影响我的一生。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裉色是我的座右铭。现在虽然我的年纪大了一些,但在力所能及的时候,能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谢玉珊坚定地说道。正是这样默默奉献的“红马甲”,像绽放的木棉花,点亮了幸福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