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社工面试,他说最想服务的是戒毒人员,可惜当时并无禁毒岗位。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2016年底,他牢牢抓住白云区购买社工开展禁毒服务的契机,蜕变成为一名禁毒社工。5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深化服务,不仅为白云区摘掉“毒帽”、完成国检任务贡献了应有力量,还创新打造了一批禁毒特色品牌,建立了行业标杆。
姚烨辉。
他就是姚烨辉,目前任职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任(白云区西南片区禁毒专业社工服务项目)、内部督导。姚烨辉说,社工行业有一个段子,说社会工作是一项努力“让自己失业”的工作,禁毒社工更是如此。“但是,我相信在不同的时代,作为一名禁毒工作者,都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和坚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价值。”
从家综社工到禁毒社工,初心不改
2012年8月,姚烨辉加入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社会工作者。“记得在做家综社工前的面试中,项目主任问我,有没有自己最想服务的人群,我想了一下,说最想做禁毒,可惜当时并没有禁毒的岗位和机会。”姚烨辉回忆说,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2016年底,白云区开始购买社工开展禁毒服务,他立马打包行囊,来到新的岗位——禁毒社工。
姚烨辉参加献礼广州大同成立12周年《我和大同的故事》演讲比赛。
当时,虽然姚烨辉从来没有接触过禁毒相关工作,但是凭着学习和身边有丰富经验同事的帮助,他很快掌握了工作的方法和技巧。2017年1月至今,姚烨辉和他的团队在白云区经历了禁毒社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生涩到成熟的过程,也见证了白云禁毒工作的多个里程碑。
时至今日,姚烨辉还清晰地记得他见到第一个服务对象的情景。那是一个有着十几年“毒龄”的严重毒品成瘾者,滥用海洛因让他的双脚溃烂到隐约看得见肉里面的骨头。
“我也见过服务对象长期使用冰毒造成神经损伤,当着家人和社工的面胡言乱语,咚咚地磕头,扇自己嘴巴;还见过服务对象前一天还跟你好好聊天,第二天就收到他因吸毒过量死在田间,手里还握着针筒的消息……”姚烨辉说,在这些丑陋和阴暗之外,他看到更多的是,在禁毒社工介入后,服务对象有了戒毒动机、找到了戒毒方法、与家人重修于好、找到了一份工作、当起了禁毒志愿者等背后的力量和希望。
但也不是每一次,姚烨辉都能顺利开展专业服务。尤其是刚开始,几乎很少有人了解禁毒社工工作,包括戒毒康复人员、家属甚至是其他部门组织。对此,姚烨辉通过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热情高涨的工作形象,逐步建立了一张“关系网”:投入禁毒工作至今,姚烨辉直接或间接服务戒毒康复人员超过1000人,探访戒毒康复人员家庭超过500户,建立合作关系的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医院、社区组织等遍布白云区。
带领团队深化服务,助力白云“摘帽”
2018年,对于白云禁毒、禁毒社工以及姚烨辉,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省、市、区、街道各级禁毒委员会的指导下,姚烨辉带领项目社工团队,忙着深化服务、探索机制、建立标准、完善规范,顶着创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的任务,还紧张有序地应对各类检查。
这一年,白云区顺利摘掉“毒帽”,姚烨辉和他的团队在国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姚烨辉所在的石井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代表白云区接受国家检查验收。期间,他代表禁毒社工,向国家禁毒委领导分享禁毒社工的专业服务,受到鼓励和认可。该项目站点被评为了广东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点,姚烨辉代表禁毒社工,在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推进会上展示服务成效。此外,他还被评为了白云区优秀禁毒工作者。
姚烨辉为白云区禁毒办领导讲解石井街阳光之家开展的相关服务项目。
据姚烨辉的同事介绍,作为广州市全面引进社会工作参与禁毒的第一批禁毒社工,姚烨辉在扎根一线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专业方法分享、有效经验推介、禁毒特色品牌创新、行业规范建立等工作。如作为社工督导,姚烨辉除了带领自己的团队外,还先后投入到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荔湾区以及湛江、开平、云浮、苏州等地区的禁毒工作经验分享和督导培训工作中,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禁毒部门、社工机构、高校学生等参观交流,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工作经验受到了广泛认可。
禁毒是关乎民族存亡、国家崛起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漫长且艰巨的工作。有大量禁毒社工前赴后继,也有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禁毒队伍。姚烨辉坦言,他也会遇到困难和犹豫。“但如果说有什么让我有能量可以坚持下去的话,我想应该是帮助吸毒者实现一次次被认为不可能的改变,见证一个个重写人生的活生生例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毒品的危害并懂得拒绝毒品。”
打造禁毒特色品牌,树立行业标杆
作为项目统筹者,姚烨辉特别注重禁毒特色品牌的打造,先后带领团队创建了“积分·100——戒毒康复激励计划”、“三级禁毒代言人——禁毒志愿者成长计划”、“就业六步走——戒毒康复就业促进计划”、“禁毒同路人——戒毒康复互助计划”、“阳光禁毒联盟”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
姚烨辉参加松洲街2020年度“积分100”茶话会。
其中,“积分·100——戒毒康复激励计划”是一项面向戒毒康复人员的奖励性措施,通过积分制度,记录戒毒康复人员的积极成长和改变,激发和肯定他们面对困境的潜力,不断实现戒毒康复正强化。目前,白云禁毒项目西南片区10个街道共有273名人员参与“积分·100”活动,今年上半年总体累计记录改变的积分达3732分,其中30分以上的参与者29名。
积分人员阿星(化名)说:“刚刚出所时,十分迷茫,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这一次出所后,有社工和专干的陪伴,也激发了我内心改变的愿望。尤其是我有一些小小的改变,社工都能够发现,并以积分的形式记录起来,跟我分享,给我肯定。”目前,阿星不仅有稳定的工作,戒毒情况稳定,还积极参与到志愿行动中,利用休息之余,服务他人,回馈社会。
姚烨辉与团队还开设了“禁毒同路人”和“就业六步走”服务,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情感支持和就业辅导服务,帮助戒毒康复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区康复人员梁某(化名)刚出所时,社工就积极跟进,结合其需求开展就业辅导,成功帮扶其就业。梁某入职后,社工仍持续跟进其就业情况。在就业过渡适应期,梁某与社工一起思考分析自己的就业规划,后自行寻找并选择了在某公司从事保安工作。目前,梁某已持续工作两年多,工作情况稳定,操守情况稳定,还推荐了3名服务对象入职同一公司不同工作岗位。
作为专业禁毒社工,姚烨辉积极参与行业规范的建立,如协助白云区禁毒办、广州社协完成《白云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工作指引》。作为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员工,姚烨辉主动参与机构发展,努力为机构添砖加瓦。自从事禁毒社工工作以来,姚烨辉已连续4年获评优秀管理者、优秀督导、突出贡献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