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南美白虾苗三大病
最近两年海水污染程度加剧、海区海水富营养化,致病生物增多。尤其是近段时间,
南美白对虾育苗中常见三种病害,丝状细菌、发光细菌、胡脚,严重影响对虾育苗生产。
丝状细菌病
症状与病因:丝状细菌病是由白丝菌感染引起,菌丝较长,附着于幼体的鳃丝、附肢
和甲壳上,严重者局部表面不光滑,有丝状细菌附生的部位,往往同时出现固着性纤毛
虫、单胞藻类及其它颗粒。这种情况容易造成鳃部的阻塞作用和鳃上皮细胞的破坏作用。
受感染的幼体活力减弱,沉于池底,久而死亡。镜检可见鳃上或附肢上有成丝的丝状细
菌,毛发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糠虾和仔虾期,这与早期投单胞藻过多,糠虾期投人工饵
料多,以致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和育苗水温偏高等有关。
治疗方法:1.全池泼洒络合铜,使水体含络合铜0.2~0.5ppm,连用3天。2.全池泼洒
高锰酸钾,使水体含高锰酸钾0.8ppm,第二天换水。必须注意的是高锰酸钾属于强氧化
剂,过量使用会伤害虾苗的鳃组织,同时施用过高锰酸钾的育苗池对后期水质调节也较困
难。
发光细菌病
发光细菌在育苗生产中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从蚤状至仔虾均有发生,以糠虾及仔虾
为多见。其发病快,死亡率高,给育苗工作带来严重威胁。
症状:发病初期幼体活动能力下降,常位于水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趋光
性差,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身体发白,尤其是头胸部呈乳白色,濒死或死亡的幼体在黑暗
处会发荧光,荧光的亮度随发病的程度及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发病初期看不到荧光,当
幼体处于濒死状态时即可见到微弱的荧光,幼体死亡以后所发的荧光最强,可持续十多个
小时,直到尸体分解后才看不到荧光。
病因:感染途径是未经沉淀的海水,被纳入育苗池并加温后,弧菌的数量急剧增多,
育苗池内粪便的沉积及残饵,有机物含量较多,给弧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
育苗环境条件出现异常情况,如幼体质量,下池幼体密度过大,水理化因子差别大等都会
导致发光细菌的感染。
治疗方法:1.全池洒泼氟哌酸,使水体含氟哌酸2ppm,连用3次。2.全池泼洒复方新诺
明,使水体含复方新诺明2.5ppm,连用3次。
胡脚病
病症:胡脚病又称粘污病,从无节幼体至仔虾期都有发生。轻度粘污时,蚤状幼体胃
饱或大半饱,有拖便、活力好,幼体尚可正常变态发育。严重粘污时。幼体的所有附肢、
腹部及头胸部都粘有大量脏物,肉眼观察明显看到附肢向外伸,划动无力,镜检可见口器
已被完全堵塞,蚤状幼体不拖便,糠虾不弹跳,基本处于空胃状态,幼体活力差,慢慢沉
于池底,死亡率高达90%以上,此时施药也无济于事。
2022/2/21 番禺日报
192.168.48.39:8003/#/newsPaper/newsPaperDetails?NewsID=2008020213590030010 2/2
病因:1.幼体体质差,变态延时。2.蚤状期投单胞藻过量,引起部分藻类死亡;或因人
工饵料投喂不当,造成水质恶化。3、育苗池水质粘性大,使池中的可溶性物质及饵料结
块,池水变清。
治疗方法:1.胡脚净1.5ppm,百炎净1ppm,全池泼洒。2.百碘0.5ppm,全池泼洒。
3.甲醛8~10ppm,胡脚净3ppm,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