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谢柳青)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区的创卫工作在7月份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在区有关部门和各街道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环境卫生各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大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番禺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善,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得到广大受益群众的交口称赞。
城区多个环卫黑点被清除
7月份,我区加大了对多个环卫黑点的整治工作,对去年国检的番山市场、兴发食街、西丽路华侨城乱停放、市桥水果批发市场、九联水闸、三堂市场等6个环卫黑点,以及今年省暗检的东城市场入口,东城市场清河一街车辆乱停放、占道经营,厚德街无证小店等多个黑点,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不断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巩固整治成果。并由工商、综合执法、公安交警、街道办 等抽调236多人驻场把守,防止出现反弹。
同时,区工商分局对7个街道的49个农贸市场进行了认真的整治,市场卫生状况和经营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沙墟市场、南郊市场、陈涌市场等多个市场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小”“六乱”整治成果显著
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7月份进一步加大了对“五小”店档的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1941家“五小”行业店档,目前已经取缔154家,办证有的1507家,自动停业的有43家,还有237家正在整治。
同时,区城管办、综合执法分局、公安交警大队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了“六乱”整治工作。据统计,7月份共查处违法建设45宗,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9159平方米,制止违法建设3宗,面积468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构筑物96宗,面积1241平方米。全区共查处各类违反城区市容管理的违章案件15896宗,共发出《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698份,作出行政处罚482宗,并依法停断乱张贴、乱涂写、乱拉挂等违章电话77个。
基本完成河涌疏浚工程
河涌疏浚工作是创卫工作的又一难点,区水利局会同区环保局等部门积极推进河涌疏浚工程,除丹山河完成了八成的河涌疏浚任务外,罗家涌、仲元河、黄编涌(大北路至丹山河口段)、大蕴涌、大维村横丫涌都全部完成河涌疏浚工作。其中丹山河东环路至蔡三村段总长2495米的清淤工程、总长900米的南郊村新涌清淤工程都已完成验收。
同时,区水利局加快了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龙湾水闸目前实施进度达到93%;雁洲水闸工程已办理立项,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西海咀泵站现在进入了可行性研究阶段;诜墩河新排水渠完成进度88%,谢石环山河已完成验收。
“城中村”环卫面貌大有改善
8月初走进各个“城中村”,会发现环境面貌与一个月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善。我区把“城中村”创卫工作与“双百共建”、“牵手共建”、“结对子工程”结合起来,组织安排62个单位与56个城中村挂钩督导创卫工作,绝大多数单位积极开展工作,每周组织人员到挂钩村检查督导三次以上,有的还拨出专款支持村的卫生设施建设和聘请保洁人员,有力地促进了城中村的创卫工作。
此外,区市政园林管理局进一步加强了一、二、三级城区马路的16小时保洁工作,四级马路也实行14小时保洁,并增加经费聘请临时保洁人员,有效提高了城区道路的保洁水平。区保洁办成立了24小时应急保洁队,加强对迎宾路、市广路及市桥城区周边道路的卫生保洁工作,落实24小时应急公路保洁处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落实“一、二级马路16小时保洁”制度,对市广路实行“双班制”,增加了6名扫路工人,确保路面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