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桥南街从四个方面抓好“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工程”
本报讯 (记者朱泽林 通讯员杜启江)桥南街自2007年5月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以来,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从四个方面入手,大力抓好“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工程。”
桥南街一是抓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的素质教育和管理技能培训。街决定从2007年开始,组织妇联、经济、民政、司法等部门,按照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每年组织两次以上学习班和培训班,提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法律知识水平、政策水平和发展经济与村务管理的能力,发挥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骨干作用。
二是抓提高农村人口知识水平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增加优质学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办农民夜校,通过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进一步延伸到农村基层。
三是抓农民观念的转变。以农村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农民,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先进的典型激励,在农民中广泛树立勤劳、自强、互助的精神,大力倡导良好的道德文明风尚;大力推进各村文体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村文化活动阵地、村级学校、社会组织等基层主体的作用,通过送电影、戏曲、图书、简报和组织文艺体育比赛等,让健康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阵地,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四是抓村规民约的修订。将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农民依法维权和履行义务的观念,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此外,桥南街2007年大力开展农村科普“四个一”工程(即各村建设一个科普活动站,一个科普宣传栏、一支科普宣传员队伍、一个科普示范基地),推进各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