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镇新联一村齐抓工农业 摘掉贫困帽
□本报记者 袁 辉 简锦仪
近日,记者在大岗镇党委委员陈福财的陪同下,驱车到大岗镇新联一村采访。在途经新联一村的路段时,只见公路两旁的地里全是郁郁葱葱的绿化树。陈福财在车上告诉记者,相对来说,种植绿化树木的经济效益比其他农作物要好,村里也在把种植绿化苗木作为村里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在新联一村,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华向记者介绍说,新联一村有12个生产小队,人口将近3000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渠道。新联一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村内水路交通便利的条件,积极引进规模承耕户到村内落户,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村经济发展,使每年村集体收入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据了解,新联一村全村目前共有耕地5100亩,其中4000多亩为可耕地。由于一般的耕作物经济效益不是很高,于是村“两委”决定引导村民改变村内长期以来的农业耕种模式,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向多种经营发展。村民除种植水稻外,更多的是种植花卉和绿化苗木,养鱼养虾。现在新联一村共种有500多亩花卉和几百亩绿化树木,养虾的技术也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