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在白云的广大乡村,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在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爱和坚守为乡村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他们,就是白云乡村教师。
因爱反哺: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
石龙中学是江高镇的一所偏远初中,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已经在这里扎根了30多年。“我的初心就是当老师,在哪里当都是当,能为自己的父老乡亲教育孩子,我很乐意,也必尽全力。”石龙中学校长王桂清,是土生土长的江高人。37年前,他成为石龙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因为工作安排,他曾在神山中学和石龙中学多次辗转任教,但从未离开。
石龙中学校长王桂清。谭札烽 摄
“王校长身上有一种为教育奉献的情怀,他在农村学校孜孜不倦工作多年,但从不觉得苦,每天都笑容满面,这让学校里的很多老师都深受感染。”提起共事32年的王桂清,石龙中学初二(1)班班主任、美术老师胡燕凤如是说。
当教师也是太和镇谢家庄小学校长李强从小的梦想。所以,考大学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师范专业。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钟落潭镇一所学校任教,其后辗转多所学校,最终留在了谢家庄小学。
对乡村教育,李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我来自农村,我坚信我在农村学习、成长的经历,可以帮助更多农村孩子爱上学习,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黄影梅是土生土长的人和人,1997年师范毕业后,她又回到人和,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这一干就是24年。黄影梅坦言,其实在她小时候的梦想里,并没有老师这个职业。做老师是父亲的心愿,所以初中毕业后,她如父亲所愿考上了白云师范,成为白云师范的最后一批中师毕业生。
“读白云师范的时候,就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了,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高增小学,现在这所学校已经合并了。”黄影梅说,是后来碰到的一个学生,让她真正明白了一个乡村教师的意义。她希望自己能为家乡、为家乡的孩子做点什么。
人和五小副校长黄影梅。伍世柱 摄
“我们来观察一下,团花剪纸和其他剪纸有什么不同……”9月6日下午2点多,在江高镇神山第二小学的美术课室里,德育主任、美术教师胡淑映正结合PPT,给六年级的孩子上剪纸课。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胡淑映,至今已在农村任教25年。校长梁传新戏谑她是“赶不走的美术老师”:“胡淑映是白云区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还是南粤优秀教师,专业性很强。她有多次去城区教学的机会,她就是不去。”
神山二小老师胡淑映。谭札烽 摄
胡淑映说,乡村的孩子可能视野没那么开阔,但内心很纯粹,也很质朴,她喜欢学校的一草一木,也喜欢这里的每个孩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美术专业,让这些孩子有更强的创造力,也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尽己所能:让每名学生都能绽放光彩
9月7日,2021年致敬“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白云区云翔学校校长黄爱芹被评为2021年“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联合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兰玉彬为她颁奖。
黄爱芹是从教34年的乡村教师,哪里需要她,她就去哪里。2014年5月,黄爱芹接到筹建白云区特殊教育学校(云翔学校)的任务后,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她常常工作至深夜,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缺钱就自己先垫资,缺人手就发动家人朋友当志愿者,学校于当年9月1日顺利开学。
“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成长,帮孩子们融入社会,我们特殊教育老师要比一般老师付出更多心血,也要培养出更扎实、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黄爱芹说,“我们必须尽己所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适宜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过上独立生活。”
对白云许多特殊孩子家长来说,黄爱芹是很容易找到的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以来,黄爱芹为了能给区域内的特殊孩子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她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的手机号、微信号向白云有需要的特殊孩子家长开放,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特殊孩子服务。
她还把一所初级中学变成了一个适合特殊孩子的无障碍校园,学生人数从2014年的8人增加到2020年的126人,班数由1个班增加到14个班,学段由义务教育延伸至学前教育。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先后被评为“广州市2007年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 广州2010年亚残运会火炬手”“南粤优秀教师”。
白云区云翔学校校长黄爱芹。受访者 供图
像黄爱芹这样,把青春倾情奉献给乡村教育的老师还有很多。人和五小老师黄影梅,这个学期接了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这个是她所说的“硬骨头”。虽然只接手几天时间,学生们的反响却很热烈。她的一个学生说:“黄老师很温柔,上课讲得我们很容易听懂,虽然才上了几天课,但是我们都喜欢上她了。”这名男生说,这堂课学的两首诗他不仅能背,也弄懂它的含义了。
这样的“硬骨头”,她并不是第一次啃。上个学期,她教的四年级班级,当时是全年级成绩最差的班。她接手后,仅半年时间就扭转了局面,一跃成为各方面表现最优秀的班级。
黄影梅刚毕业的时候,曾在学校同时教语文和英语两门课程,当时她所教的三年级,班上有一名脑瘫学生。“流口水,比较脏,身上有异味,一兴奋就手舞足蹈,上楼梯要用爬的。”黄影梅说,那时农村没有特教班,该学生就随普通班就读。黄影梅并没有放弃这名学生,除了手把手教他学习,还教他生活技能。期末考试,这名学生英语考了100分,震惊了整个学校。“这时候,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一个教师承担起的是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的未来。”
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创新才能“教得好”
“黄影梅名班主任工作室”“胡淑映名师工作室”“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王桂清”“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黎燕婷”……一个个荣誉称号是乡村教师不断学习、提升、创新的有力诠释。
为了帮助孩子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李强一直探索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从乡村实际出发,研究新的教学方法。2013年,李强来到谢家庄小学担任副校长,他充分发掘学校资源,以劳动实践为突破口,把之前更多的课室内学习搬到课室外实践体验,以丰富的活动育人,让学生真心喜欢学校,真心喜欢学习。
李强曾经教过一个姓谢的学生,由于家庭原因,孩子从三年级起便表现出对学习没兴趣,作业不完成,上课要么不听要么睡觉,成绩一落千丈。李强时时关心他的生活学习动态,但从不逼迫他,也从未想过放弃他,总是不失时机以各种理由夸赞他,让他重拾对学习的兴趣。
2014年,李强为学校师生举办了首届校园科技节,这个谢同学报名参加了3个项目,都获得了全校第一名。“我及时对他进行全校的表彰,私下还鼓励他,慢慢地,他学习的信心和劲头就上来了。”最终,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中学录取,他的父母专程到学校感谢李强。
谢家庄小学副校长李强。受访者 供图
2006年,永兴小学将“腰鼓文化”确立为学校的特色文化项目。次年,黎燕婷入职永兴小学。作为学校的专任音乐老师,她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重任。由于本身专业学的是舞蹈,对腰鼓并不熟悉,学校从陕西安塞请来了专业的腰鼓老师,黎燕婷便和学生们一起跟着学习,10天的培训结束后,她很快掌握了腰鼓的技巧方法。
“老师教的是纯正安塞腰鼓,我们引进后,肯定不能全盘照用,必须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所以我就一直在摸索如何创新改良。”黎燕婷介绍。14年来,黎燕婷积极尝试保持腰鼓传统文化精髓,融合新元素,激发新活力,在作品中融入“红色元素”, 以花样操、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形式融合,在腰鼓中寻觅鼓点与舞蹈的契合,在腰鼓与鼓号中寻觅演奏的和谐,实现多种乐器行进“对话”,使得彼此融合发展。
2017年,由黎燕婷原创的鼓号和腰鼓融合的双鼓花样操,成为全国首创,也让永兴小学的腰鼓文化开始崭露头角。 “学生们在乐器合作演奏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学会倾听、学会商量、学会赏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永兴小学教师黎燕婷。周亚君 摄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王桂清带头开展教学改革,实施“四人小组”学习模式,本人教学成绩均名列白云区同组前茅;他创设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锻炼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作为石龙中学的校长,他还积极组织老师“技能练兵”,落实“阅读工程”“数学工程”“健康工程”三大工程,经过努力,学校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荣获白云区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21年中考保持优秀,连续名列江高镇第一名。
传承发展:乡村教育需要注入新的血液
“目前,年纪大的老师在我们学校还是占着不小的比例,很需要年轻的教师加入,为学校注入新的血液。”王桂清说,石龙中学一些老师已有二三十年的教龄,他们能坚守是大好事儿,但如果想让乡村教育发展得更好,传承也很重要。
作为白云区第三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胡淑映制定了名师工作室的三年规划,并组织欧阳雯等9名工作室成员进行课例研讨、帮扶送教,发挥工作室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引领年轻教师上研讨课,通过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带领白云小学美术教师不断进步。胡淑映说:“现在已经有一些新的美术老师加入乡村小学,我相信他们的加入会让乡村的美术教育发展得更好。”
神山二小老师胡淑映。谭札烽 摄
沈林燕作为乡村教育的“新兵”,刚入职大同中学两年,但已经成长为学校的优秀骨干。她说:“作为年轻的乡村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教学和生活中一定要‘心中有爱,眼中有人’。”
沈林燕说,比起城区的孩子,农村的孩子不论是成绩还是生活都更需要老师的关注。而老一辈的教师,他们扎根乡村多年,很有耐心,也很有方法,很值得年轻老师学习和继承。
“虽然一些老教师年纪大,但他们还是会主动去学习多媒体技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他们在知识、经验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愿意通过师徒结对的方法去传授,我觉得特别好。”刚入职龙岗学校2年的英语老师宴旻说,“很多老教师的工作心态特别好,不会去抱怨,都是尽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把学生的工作做好,让我很敬佩。”
但沈林燕和宴旻坦言,有些乡村孩子接触外面的信息可能没城区孩子那么多,家长陪伴孩子学习的时间可能也会少一些,这就需要乡村教师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耐心,帮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变得自信,有成就感。
“这几年,白云的教育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就拿我们太和镇内的学校来说,无论是校舍等硬件设施,还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再加上近几年白云区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的交通、经济、居住环境都在大幅度变好,相信会有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李强对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
据了解,截至目前,白云区乡村地区共有公办在职在编中小学教师3600多人,公办性质幼儿园教职工1600多人、民办学校教职工4000多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们开阔了乡村学生的视野,乡村教育也在他们的坚守和传承中散发出更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