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至26日,“2018广东南沙电动汽车高峰论坛”在南沙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绍基等权威专家、政府部门代表、电动汽车行业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等近300人出席,探讨电动汽车行业创新、产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
论坛期间,广东省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会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标志着南沙在推助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再进一步。
35家企业发起成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
在25日的开幕仪式上,谢明在致辞中表示,南沙已经形成了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正在推动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希望能联合更多的研发机构、汽车相关企业一同将产业链打造得更深、更长、更强。
当天,论坛为广东省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会举行揭牌仪式。据介绍,广东省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早在2016年正式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旨在构建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行业产学研合作的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平台。
记者了解到,这一技术创新联盟的发起单位共有35家,其中包括广州工研院、广东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等9家科研机构,南方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4家国内相关领域优势高校,以及1家新能源产业基金、2家行业协会、19家锂离子电池行业上下游骨干核心企业。
致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本次高峰论坛共有近20场报告,涵盖储能、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高度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论坛还特别设置了电动汽车相关的展厅,邀请了动力电池生产商、材料供应商等十多家企业参展。
记者了解到,广州工研院正在联合众多企业,规划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艺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试点。
针对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来自广州工研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电力科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们探讨了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与趋势,企业家们则探讨了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创新及应用。
南沙锂电池产业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广州工研院位于南沙,据院长王小刚介绍,目前该院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已初显成效。连同在本次高峰论坛上揭牌成立的广东省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州工研院如今已实质性初步完成“一个研发平台、一支核心队伍、一个产业基金、一个孵化器、一个产业联盟”等创新体系建设。
据了解,广州工研院已拥有一支超过50人的研发和产业化团队,其锂离子动力电池工艺装备技术基础服务平台早在2013年8月获国家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批准成立,为促进动力(储能)锂电池结构设计、新材料及新配方试验、电池材料及结构检测等方面的整体提升提供服务。
在孵化器打造方面,广州工研院与广州南沙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广州雏鹏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并由其运营管理广州雏鹏锂电装备产业园。据了解,该产业园孵化场地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项目1项、科技企业30家,为技术创新提供新能量。广州工研院将有望通过“三链融合”的机制创新,有效整合产业链,实现科技和金融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