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或许你会与亲朋好友庆祝人月两团圆,或许你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而当下,疫情防控任务仍吃紧,白云的医务人员、隔离酒店人员、保供电人员、党政机关公职人员、村社干部等,却选择驻守岗位、严阵以待,用责任和爱心默默在本职岗位上诠释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撑起万家灯火,守望一方安乐,全力营造平安祥和的节日氛围。
这个中秋佳节,有你们的守护,真好!
医疗战线有你们,真好!
“这是给我们最好的中秋礼物!”
“中秋假期前,妇产科住院病人达40余人,其中待产产妇有10人,且有高危孕妇需处理。查完病房后,一线医生继续接诊新入院患者,二线医生转战产房。”结束了一天门诊的忙碌,回到了住院部接班,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简称区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生李月颜坦言,每年假期就是产科最忙的时候,值班医护人员做好了通宵达旦的准备。
在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下,高危孕妈妈成功分娩出一名4.1千克女婴。
9月19日凌晨2点,妇产科门铃声再次响起,一名孕妇捂着肚子求诊。李月颜接诊并迅速检查,发现已临产,迅速为孕妇办理入院,检查胎监、抽血、书写病历及谈话,将孕妇送进产房行分娩镇痛。随后,陆续有六七位孕妇因为腹痛前来办理住院……
“其中一位孕妇经检查合并多种高危因素,不宜试产,建议剖宫产,我们就要立马做好术前准备,联系血源等。”李月颜回忆到,在医护人员的共同配合下,该孕妈妈成功分娩出一名4.1千克女婴,手术室紧张的气氛瞬间缓解,“大家都觉得这是给我们最好的中秋礼物。”
假期忙碌的不只是妇产科,急诊科医务人员也被誉为假期“特种兵”。
“哎呀!医生,我的手和胸口很痛”“阿姨!你别慌,现在我们需要送您去放射科拍片作进一步检查,等结果出来就可以对症处理了。”……区三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谢锦灿正耐心地跟一名外伤病人解释着病情,这已是他今天出车接回的第三个病人了。
急诊科主治医师谢锦灿为病人听诊。
处理完这起急救,已经快下午3点,谢锦灿拿起早已凉透的饭盒开始午餐。他告诉记者,这种工作状态已是“急诊人”的常态。“既然从事医生这一职业,节假日值班已是家常便饭,每年都是如此。妻子是医院手术室的护士,工作也是很忙。对于父母和孩子,心里其实很亏欠,但是没办法,这是医生的职责,患者更需要我们。”
这只是节日期间的片段,而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在分分秒秒的生命刻度中,选择留守在最需要帮助的患者身边,履行着身为医务人员的责任。
9月19日已经是石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小分队医护人员下沉村居为居民接种的第19天,考虑到老年人出行不便,外出接种疫苗有风险等情况,小分队利用假期为辖区内居民接种。石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元初表示,当前疫苗接种仍是一项重点工作,为做好60岁及以上老人接种工作,疫苗接种小分队深入社区、养老院,为60岁以上长者提供健康问诊、评估、接种“一站式”服务,把暖心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隔离酒店防线有你们,真好!
“越是假期越不能放松!”
9月19日中秋假期的第一天,五龙山庄隔离酒店的医疗组组长、区三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尚明和同事收到一份中秋假期的特殊礼物——隔离人员张小姐送来的锦旗。
原来,归国人员张小姐入住五龙山庄以后,诉说环境不适,吃不香、睡不好,尤其是看到房间有小壁虎时,感到非常害怕,向隔离酒店医疗组反映精神压力非常大,每天都快崩溃了。“她每次跟我们医疗组反映时不停地哭,我们医疗组了解以后跟酒店协商调换她房间去高楼层,每天查房时陪她聊下天,数据员也通过微信和电话不停地和她沟通、开导她。”王尚明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开解下,张小姐心情逐渐平复,很快接受了在此隔离的现实,最终圆满完成了14天的隔离,平安返回了河北老家,和家人共渡中秋佳节。
隔离酒店医护人员收到隔离人员送来的锦旗。
6月21日至今,王尚明被派去驻点医学观察隔离酒店任医疗组组长,主要职责是协调组内和组间的工作安排和督促院感督导员做好感染防控工作,3个多月高风险岗位的全闭环工作,足不出户,不能回家,他心中一直紧绷着一根弦。
“基本上每天都要面对上级的检查!现在广州及全国疫情压力仍然巨大,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驻点酒店的医务带头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责任在肩,在没有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之前,就是和组员一起坚守!”王尚明坚定说。
和王尚明一起工作的还有来自区三医院的00后护士戴文雅,自2020年12月28日起,戴文雅便投身到隔离酒店工作中,主要负责隔离人员采样以及部分数据上传工作。
“全区‘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深深鼓舞着我,我们00后也绝不能输!”戴文雅直言,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她仍然没想过退缩,“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驻点期间很多旅客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肯定,收到的一面面锦旗是赞许、是责任、也是我工作的动力,有了他们的认可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在这度过了元宵节、劳动节、端午节,虽然每个节日都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在隔离酒店这个大家庭,每逢过节医院领导会过来慰问,酒店工作人员都会给我们准备小礼品,还有一群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温暖。”来自区二医院的护士文慧感慨地说,来隔离酒店支援已近7个月,中秋假期前父母给文慧打了电话,让文慧心里感到暖暖的,“虽然有担心,但更多的是因我感到骄傲,因为我是湖北人,我的家人都经历过疫情最严重最艰难的时刻,所以他们对我的工作是非常的支持。”
“越是假期越不能放松,只有我们守住了底线,老百姓才能安心地过节。”区二医院护士罗洁梅表示,到隔离酒店参加支援工作已有6个多月,服务次数多达数千人次。“隔离酒店实行闭环管理,每日都是酒店——机场两点一线生活,单调有些枯燥,难免有些想念亲人。父母明白我的职责使然,支持理解我的工作,是我强大的心理后盾。”
广大医护人员奔赴防疫一线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防疫岗位有你们,真好!
“疫情没有消失,我们还在努力!”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除了医院、隔离酒店,镇街、村社这一层防线一丝不能松懈。
“在齐富路23号,有居民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请社区‘三人小组’去了解一下。”9月21日,云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白兰春正在站岗,简单的办公桌上面放着厚厚的疫情防控排查表、相关卷宗及通讯录……“排查云盾推送的中高风险地区来穗人员健康状况仍然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在节日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大,作为党员,我更不能松懈,这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工作。”此时,白兰春的手机又响起,萧岗北社区要求增援人手开展排查。
自9月以来,白兰春和街道所有工作人员一样,几乎没怎么休息过,一直处于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排查任务来了我要看数据看工作量,及时给专班调派人手,要组织好专班人员开展排查。”白兰春表示,有时遇到难沟通的居民,她需要下到一线进行排查。之前,一名从中高风险地区回到云城街的居民不了解排查工作目的,一开始极不配合,她耐心沟通2小时后,才得以化解。
云城街在中秋佳节慰问“三人小组”工作人员,右二为白兰春。
“我是去年12月才到街道工作的,经过这大半年,特别是5月份以来的防疫工作,感触特别多,特别感动,我的领导同事,还有村社的干部、志愿者,全部都团结一心尽全力在做,大家是像一家人在为一个家的感觉。”白兰春说,“疫情没有消失,我们还在努力,等战胜疫情再好好休息。”
“接到名单马上出发!”作为“三人小组”的一员,钟落潭镇龙岗村党委书记曾宝乾每天都得奔走在排查风险地区人员的路上,这个3天假期,一天也没有落下,“每次有名单出来,需要核对是否有我们村的人员,有时候往往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
曾宝乾(左一)连夜上门排查风险地区人员。
到了排查现场,他需要和“三人小组”一同落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行程卡收集、健康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等任务,当问到假期是否也同样需要时,他笑笑说,“疫情下,不分假期!其实无所谓,习惯了就好。作为村里的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责任更大些,不单单是我,其他的村干部,都承担着这样那样的责任。”
“刚刚上午接到了来自福建地区的人员返来的通知,一个上午手不停、脚不停。”中秋节当天,鹤龙街彭西居委卫健专职干部徐秋女急忙赶往该人员家中,核实有关的行程以及核酸检测等各项任务,回到办工点,还需要不停录入各项信息。“今天预计需要值班到晚上12点。”徐秋女说,“没办法,工作需要,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应该承担这份责任。”
除了排查重点地区人员,白云各个村社干部还需要参与到村社环境卫生巡查、主要路口交通督导、督促疫苗接种、出租屋消防巡查、独居老人慰问等事务中。除了忙碌常规事务,钟落潭镇东凤村党总支委员张秋容这个中秋假期走访了3户独居老人,送去了月饼和水果,“东凤村每年都会给老人送中秋温暖,看到独居老人的笑脸,让她们感受到温暖,这个中秋,我也很开心。”
保障后方有你们,真好!
“过节,我们更应该坚守岗位!”
“过节的时候路面人流车流增多,我们更应该坚守岗位,将马路打扫干净。”9月21日凌晨4点半,环卫工人郑兆梅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穿上洗得干干净净的环卫工人服,骑车来到机场路工具房,开始一天的保洁工作。作为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环境服务保障中心机场路班组组长的她,除了清扫路面,还要对整条路的保洁工作“查漏补缺”。
郑兆梅15年如一日坚守在城市保洁岗位上。
自2006年南下广州后,郑兆梅加入环卫队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风吹雨打、寒冷暴晒,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做好保洁工作。“看着干干净净的马路,我心里也高兴。”郑兆梅说。
“我和爱人都是环卫一线的工人,平时生活也很节俭,除了生活费剩下的钱都寄回老家给父母亲和孩子生活。”她说,由于路途遥远、工作特殊,夫妻二人甚少回家。“前一天晚上我们已经通过视频跟家里人送祝福,看到他们在家乡过得好,我们就很开心了。”说起家里老人小孩,郑兆梅笑得很开心。
在郑兆梅看来,环卫工人的技术含量虽然不高,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耐心。尾气翻腾、异味充斥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击倒她,而是让她逐渐学会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面对环卫工人的身份。“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那我就要做到以我一人脏,换来万人洁。”郑兆梅说。
路面保洁有环卫工人,电力保障则有供电人。2019年研究生毕业的刘浩,加入了南方电网广东广州白云供电局(以下简称“白云供电局”),当时他是一名运行人员,要到现场管理、维护设备,一线工作一做就是快两年。
今年8月23日,白云供电局成立的营配联合专班需要新鲜血液,“90”后的刘浩干劲十足,勤于学习。就这样,他与其他不同岗位的年轻人一同被召集到了专班。营配联合专班需要保证全天24小时用户的诉求都能有回应、有跟进,在中秋节假期,刘浩在办公室24小时坚守岗位,解决着客户诉求。
中秋节假期,刘浩24小时在线解决客户诉求。
在电话、电脑旁不停处理工单的刘浩,一直到凌晨3点,才能稍稍松口气。“从与设备打交道,到现在与客户打交道,只掌握一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要了解各个环节流程,才能更好地解决客户诉求。”刘浩十分熟悉配电知识,但对营销这块还有些许薄弱。在值守的空闲之余,刘浩想起了此前挖断电缆导致停电的工单,于是他重新归纳整理,查看不同情况的不同解决方案,看看有没有疏忽的问题,再系统总结、预演,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去跟进解决用户反馈的诉求,保证最快速度响应用户需求。
刘浩认为他们就像是一座桥梁,在安抚客户情绪,告知其解决方案的同时,也要为一线抢修人员争取更多时间,让他们安心工作。“人民电业为人民,我们就是要保障大家安全稳定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