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员村街新村社区63号的居民终于告别家中常年漏水的困扰,在全新装修的家中享受宜居生活。“真的非常感谢新村社区居委会的帮忙,没有他们耐心做通楼上居民的思想工作,我们楼下住户漏水情况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居民代表杨先生把一面写有“尽忠职守 服务到位”的锦旗送到员村街道办事处,感谢社区工作者心系居民诉求,倾力为民解忧的服务精神。
据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春辉介绍,新村小区属于保障性住房(即公房),建造年代久远,很多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差。此次的63号居民楼由于排污管和排水管老化破裂,导致漏水。杨先生家的厨房和洗手间情况尤为严重,漏水甚至渗透至全屋的墙体,日积月累,全屋的墙体被腐蚀得表面剥落、露出猩红的内墙体,生活不堪其扰,不仅住着糟心,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两年前收到居民的诉求,张春辉就非常重视,走访了整栋楼的居民实地了解情况,发现情况严重。考虑到居民的居住安全,当时她就主动牵头搭建沟通平台,召集房屋的产权单位天河区住房和建设园林局、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居民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各方意见,协商解决方案,力求尽快解决问题。
由于是整体管道老化导致漏水,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将管网全部更换。维修工程由产权单位天河区住房和建设园林局出资负责,但仍需每一层住户配合,在维修的一、二个月期间暂时搬离。四楼一户居民以自家不漏水为由,拒接配合,要求低层住户或者产权单位出资在酒店租房给他们一家住,事情由此陷入僵局。
期间居委会一再做其思想工作,但收效甚微。杨先生家为了缓解情况,也曾粉刷过墙面,往往没过多久又开始表皮剥落。后来,居委会反复研究,找到突破口,了解到四楼住户的儿子是一位在职党员。张春辉便开始积极与其儿子进行协调,经由儿子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最终四楼住户同意暂时另找住处,并费用自理。
目前,维修工程已结束,除内部管道更换外,楼栋外墙也新加装了一条排污管,房屋长期漏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每户居民家中墙体和天花板均经过维修粉刷,地板重新铺设了白色瓷砖,整体变得十分亮堂。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大家都赞不绝口。
新村社区居委会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发挥联动工作机制,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群众的托付背后是一份期待,员村街各社区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为群众办实事,重视居民反映的各项问题,畅通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诉求办理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