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专题片

纪录者 | 他与丝苗米的不解之缘

2021-06-29 20:27:10 来源: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原创纪录者岭南星空下2020-05-20

广州市增城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历来是鱼米之乡。产自增城的丝苗米更以其好品质,驰名海内外。

但老丝苗品种“高脚丝苗”年久退化,秆高易倒,产量低(亩产仅约150千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几乎无大田生产,濒临绝迹。


图片


宋东海

毕业于华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的宋东海,决意把培育增城丝苗米新品种作为毕生奋斗目标,自从与丝苗米结下不解之缘…

但新品种属晚造种,产量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自1987年起,宋东海计划利用野生稻与国内外优异稻种进行多元配组远缘杂交。


图片


增镇7号野生稻

野生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近缘野生植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再生力及对多种病虫害的抗性。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早年已将野生稻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之一。

1933年,我国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自然杂种,成功培育水稻良种“中山1号”,开创我国利用野生稻育种成功的先例。


图片


丁颖(右二,1888.11.25-1964.10.14,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农业高等教育先驱。)

但由于丁颖教授是利用“自然杂种”,没有杂交方法和杂种后代分离情况,宋东海并没有更多的参考资料。

1980年,为了选择好的杂交亲本,宋东海骑着旧单车,带上行军水壶和饼干,在酷暑天气下寻找野生稻。经过十年(1980-1989年)的努力,宋东海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成功选育出优质、高产、矮秆抗倒、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桂野占”2号、3号、10号系列“野”字号水稻良种。


图片


宋东海(右)

宋东海至今从事丝苗米育种工作四十八年,培育出数十个丝苗米新品种,有效解决当地丝苗米产量低的难题,帮助广大农民创造经济收益。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