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专题片

纪录者 | 五十八年,手工刻章岁月

2021-06-30 18:36:10 来源: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项颂秋现年72岁,是项氏刻章第三代传人,他的父亲、叔公也是刻章业界知名的巧手。民国时期,项家人曾为几位粤督刻章,是广州有名的金石篆刻世家。 

图片

广州叠字印巧手


图片



图片


秋记刻章印刷工艺店位于广州西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年仅13岁的项颂秋成为广州市文艺刻章印刷厂的学徒。自此之后,项颂秋一直埋头于刻章工作台,后来成为了单位最优秀的刻章师傅之一。

后来,他掌握了木雕、叠字印等难度极大的印章制作手法。其中,项颂秋以擅长制作叠字印著称。


图片


项颂秋叠字印《独向白云归》

叠字印多用于清末民初时期。当时,由于合同契据数量增多,人们对图章的要求更高了。一枚叠字印,需要制作者做上下两层,两层文字既是重叠,又能清晰分辨层次。字体要清晰、连贯,不能影响阅读。因为雕刻难度大,所以叠字印的防伪性能更高,也更受欢迎。

如今,广州懂得这门技法的师傅,剩下项颂秋一人了。“如果我参加一个叠字印比赛,别人可能要两天完成,我一个小时就搞定。”秋哥自信地说。


图片


项颂秋在工作中

图片

“一边打点滴,一边刻章。”


图片



图片


与许多刻章师傅不同,项颂秋习惯四只手指拿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商业前景大好,每天都有不少的新公司成立,刻章需求量增大。广州街头曾遍布手工刻章店,一德路、人民路、海珠路、解放路等街道均有流动刻章摊。

为此,父亲把家中一楼改造成刻章店。几年后,项颂秋也在二楼开设档口,取名为“秋记刻章印刷工艺店”。在鼎盛时期,项颂秋每个月的收入达到几千元,客人一个接一个地上楼。为了保证不延误客人时间,当时,秋哥只敢接“三天内能完成“的刻章生意,甚至试过一边打点滴,一边刻章。


图片


项颂秋曾为“五羊牌”自行车制作过铁皮字。

项颂秋家中收藏了几件旧物,全部出自他的双手。其中,五羊牌自行车的铁皮字尤为醒目,它印制在装载五羊自行车的木箱上。

当时,对广州人而言,家中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十分时髦的事情。到了八十年代后期,自行车逐渐成为广州人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每天上下班的自行车车流,成为一片热闹的人文风光。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海珠桥。

然而好景不长,自1993年广州市红印刻章厂引入第一部电脑刻章机之后,手工刻章生意开始走向下坡路。“我们这一行最大的弊端是,太平盛世的时候没有生意,战乱的时候没有,不改革的时候也没有。”秋哥说。2008年,“红印”也倒闭了。


图片


项颂秋一手拿着刻刀雕刻,一手灵活地转动图章枢。

尽管生意越来越少,但仍有不少人慕名来找秋哥。“我现在基本上是玩的心态。反而有很多外国人来找我。”项颂秋说。

刻章店营业至今,见证了近代手工刻章行业的兴衰历程,也是广州目前为数不多的手工刻章店之一。在我们拍摄过程中,有一位客人前来找项颂秋刻章。不到一分钟,他已经完成客人的设计样稿。“我从来没有转过行。这一行,不能说赚大钱,但两餐温饱问题总能解决的。”项颂秋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