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位于和平县南部,素有和平“南大门”之称,是广东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
走进和平县合水镇中和村,环境整治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和平县合水镇委、镇政府表示,近年来,合水镇以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为契机,辐射带动新农村示范点(中和村、兴径村)和粤赣高速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珊坪村)的建设,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抓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中和村之前存在牲畜散养、柴草乱放的现象。”合水镇委书记说,发现这些问题后,合水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推动,以各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公共厕所建设项目为重点,同时不断加快推进“四小园”试点村建设,抓好“厕所革命”无害化户厕改造工作,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整治目标。
在和平县合水镇中和村,沿河建设2公里多的万绿碧道,为村民锻炼、散步提供了方便。合水镇委书记介绍说,原本这里是一片黄土地,杂草丛生。经过改造以后,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多了,孩子们上学也更安全方便了。
据悉,2020年以来,和平县合水镇发动村民积极参与“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共拆除破旧泥砖瓦房约14万平方米,让多个原本泥泞坑洼、杂乱无章的村庄“蝶变”为整洁美丽、设施齐全的新农村。目前,合水镇含省定贫困村建成公厕、镇政府、村委会及村卫生站公厕在内共有32座公厕对外开放,并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由专人定期清洁,保持公共厕所卫生。2020年,在丰岭村、彰洞村、金坑村建设标准公厕各1座。其中,丰岭、金坑公厕已进入室内水电设施安装阶段,彰洞公厕进行屋顶封顶建设。此外,合水镇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率达87%,粤赣高速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珊坪村)环境提升工程已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近70%的工程量。
合水镇委、镇政府表示,合水镇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画卷。
抓产业振兴发展,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在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玫花渡民宿,玫瑰精油、洗发水等数十种玫瑰的深加工产品在民俗馆一楼展示,前台还挂有玫瑰奶茶、玫瑰汤圆、玫瑰花醋等产品销售。该民宿是和平县首个以玫瑰文化为主题打造的“三产”融合基地,2020年种植玫瑰30亩,2021年计划发展到60亩。
据悉,玫花渡“三产”融合基地于今年给合水镇兴径村村里分红9.4万元,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和平县合水镇共有266个经济合作社,镇内有大型腐竹生产企业1家,加工作坊146户,年产腐竹1000多吨。同时,坚持走“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狠抓油茶生产这一传统产业,发展油茶种植基地,全镇目前油茶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产值达3000万元。
“目前,合水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腐竹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即将进入厂房建设阶段,预计2021年上半年投产。”合水镇委书记说,该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占地243亩,实行“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模式。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拥有200条腐竹生产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水镇委主要领导表示,合水镇将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发展传统种植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民和村集体收入,构建起全域布局、多点支撑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