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和平县库 > 合水镇库 > 新闻报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党建引领发展,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2021-07-02 17:10:36 来源:本网

       76岁的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村民黄干初慢悠悠地在村里的玫瑰种植基地散步,自从村里环境变好之后,他习惯了每天在村里走一走。眼前是成片的玫瑰花,微风吹来阵阵清凉和清香,绿树摇曳,红花掩映,好不惬意。“以前羡慕城里环境好,现在村里的环境可不比城里差,环境美,产业旺,烦恼少。”黄干初告诉记者。

       近年来,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扶贫产业,改善人居环境,让乡村美丽文明,也让村民感到富足幸福。


图片


        抓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非常注重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培养年轻干部。扶持脱贫标兵邓金堂从贫困户、返乡创业青年到入党再到进党支委班子的励志蜕变,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村党支书黄智勇在2020年防疫期间主动担当作为,带头垫资为村民送口罩,带头上党课,并动员号召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参加村口卡点值班站岗守护家园和村民安全,激发广大党员、乡贤及社会力量纷纷自发捐款(7000余元)捐物奉献爱心,特别是老党员邓捷鑑个人就为抗击疫情捐款5000元,凸显了“领头雁”“火车头”的核心凝聚力作用。

     2020年“七一”前夕,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举办党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签订党员个人承诺书、慰问10名病残困难老党员、为“6·30”广东扶贫济困日10周年捐献特殊党费2000余元(已连续四年)、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建党99周年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与此同时,依托兴径村党群活动中心“微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等阵地,进一步打造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精神家园,联合和平县善友志愿者服务中心开展送春联、文艺下乡,拍摄全家福及春节祝福视频,举办乡村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迎新春”系列文体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运用“腾讯为村”平台开展“党建为村、粤治粤好”项目,目前已升级为“三星”村,并常年保持在县区各村排名前10位。参与并协助深职院博士完成“福田区以党建引领和平县精准扶贫创新模式研究”课题,擦亮了“和平县基层党建示范基地”的品牌。


      强治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2020年以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并肩作战,严格值班备勤制度,打好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做好森林防火、禁毒、“扫黄打非”及“6·09”龙舟水防汛抢险救灾的排查工作,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并在危险边坡拉好警戒线、给危房贴封条、入户发放防地质灾害“五字经”宣传单、慰问受灾群众,确保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凸显了村党支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截至目前,群众零感染、零病例、零事故发生,灾后复产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图片


       促脱贫,建立稳定长效的脱贫机制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一村一品”,产生良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深圳市福田区委组织部、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及由福田区驻和工作组的关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由和平县扶贫工作局引进农业龙头公司——广东省南茶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于2019年11月26日正式在合水镇兴径村全域开展玫瑰花产业扶贫项目,一期核心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0亩,投资总额240.26万元,其中福田区扶持资金117.7274万元。主要经营食用玫瑰花培育、种植、采摘、加工及销售等,并延伸拓展产业链,配套相关乡村旅游文创产业。

       按照“保底收益+就业+按股分红”的收益分配模式,村集体每年盈利至少为投入帮扶资金总额的8 %,同时享有49 %的股权收益,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以上收入,解决村及周边至少20户农户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8000元。在脱贫巩固过渡期内,优先聘请并最大限度地吸纳本村贫困户劳动力务工就业,保价收购玫瑰花产品,并且村集体从保底分红中拿出一定比例以户为单位分配给贫困户,实现稳定带贫益贫的长效机制。黄文和、黄云青以及黄新伟就是在该公司就业的贫困户。

       在疫情期间,兴径村制定“双十”措施支持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复工复产,防止返贫。截至2020年6月底,经信息核查,贫困劳动力33人已全部复工复产。


       谋振兴,让脱贫与振兴有机衔接


       和平县合水镇兴径村“两委”一班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变废为宝,推动玫瑰花、鹌鹑蛋两个“造血”项目先后落地本村,初步形成了“一花一蛋、一种一养、长短结合、均衡发展”的特色产业布局,既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又有扶持本村青年乡贤返乡创业做示范,为促进农村“三变”改革和“三产”融合,因地制宜地探索了适合本村的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被列为全县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并被推荐上报深河指挥部精准扶贫产业类优秀调研点库,受到省、市、县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目前正在申报“一村一品”项目、参加2020年河源市第二届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创新大赛顺利通过县级预赛初选。这充分体现了村党组织领导抓经济增强发展活力,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重心转变,对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