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红色和平”历史文化游径,是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是依托和平县独特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丰富的文旅资源,经旅游公路串联了各历史文化资源点及景观资源,让我们体验到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之旅。
“千年古村·红色和平”历史文化游径:四联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儒林民俗村◇古寨九连“小延安”◇和东区第一党支部旧址◇东水镇大坝古村落◇林寨四角楼群◇原中共九连山根据地◇兴隆民俗村◇王阳明展馆(和平县博物馆)◇淞沪抗日烈士纪念碑◇大坝镇水背古村落
四联中学,于2001年被授予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其中,四联中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四联中学校园南侧小山公园上,为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联中校友。
该村是以曾氏族人为聚落的纯客家民系村落,历史悠久,乡村环境宜人,拥有丰富且具自身特色的自然及人文资源。村内有着客家故园、古巷、古塔、古桥、古树、古墓等历史人文景观。2016年被评为省级非遗和省级古村落(第五批),也是和平县新八景之一,拥有一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纺织技艺。
目前示范点有较为简单的纺织技术民俗体验馆及一个有着560多年历史,以传统纺织业、书院教学、居家三合一的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遗址。
▲
古寨九连“小延安”
九连“小延安”地处九连山和平县古寨镇嶂下村,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九连工委和东分工委、和东行政委员会、粤赣湘边纵队东二支指挥部所在地,驻地的解放军指战员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驰骋和东、和北、川北乃至川中、河西等地,开辟了大片根据地,并相应建立了培训站、战地医院、报社等机构。
▲
和东区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中共东水大坝支部旧址)
位于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建筑占地面积225平方米,民国期间伦公小学所在地。1939年5月,和平根据形势发展,建立了“中共和平县委员会”,属中共龙川中心县委领导。县委成立后,县内党组织有较大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上热水、下热水、东水、彭寨、县城、大坝等6个区委,下辖29个支部,其中之一就是东水大坝支部。大坝支部成立于1939年9月,书记骆灿,党员11人,支部设在伦公小学。
▲
东水大坝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
位于和平县东水镇,村中保留着几十幢精美的建筑,有秀双江挹、山辉川媚、秀挹江峰、大夫第、文林第、保世滋大、东塘凝辉、紫气东来、庚宿凝辉、南峰秀挹、骆氏宗祠、文昌阁等。这批古建筑都是府第式建筑,是和平县客家三大特色建筑之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建筑占地面积八百到一千多平方米不等,于2016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
林寨四角楼群(中国传统村落)
位于东江上游的浰江河畔林寨古村,古时是连接粤赣水运的重要节点,村落以盆地为主,稻田、油菜花、荷塘、河流、乡土人文与体量庞大的四角楼交相辉映,形成独特、优美的视觉效果,构成了林寨古村极具东江客家特色的田园古堡风光。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是古村内核心旅游资源,现存古建筑280多栋,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四角楼宅第有24栋,栋栋围屋成方,四角高耸,饰以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目前已修缮开放5栋,新配套了历史文化场馆和客家家训文化基地。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广东最美古村落”等荣誉称号。
▲
原中共九连山根据地
位于和平县热水镇新洞、野猪窝等地,1945年至1946年,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按照广东区党委和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战略部署,挺进九连山,以和平为依托,并在连平、河源、龙川和江西赣南的广阔地区,展开游击战争,打击敌人,扩大我党我军影响,从战略上配合东江、粤北地区的兄弟部队,粉碎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东江纵队的梦想。东纵九连山根据地的建立为解放九连山地区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也发挥了播撒革命种子的作用。
▲
兴隆民俗村(中国传统村落)
该村距和平县城20公里,坐落在九连山腹地的热水河畔。兴隆村王姓,始祖来自山西太原,经浙江迁入福建再到广东。该村的房屋大部分保持着传统的客家围龙屋结构,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成围。村中仍传承有浓郁的客家民俗文化,如哭嫁、对山歌、客家锣鼓、放天灯、打月姑等,客家美食有大战饭、大杂烩、炙黄酒等,风味独特,令人大饱口福。
▲
王阳明展馆(和平县博物馆)
位于和平县城东山岭阳明公园,建有阳明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共设立了王阳明专题展馆、历史文化展馆、红色记忆展馆和非遗展馆,较为详尽地展示和介绍了和平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革命史料及风土人情。公园内安放了部分雕像、石刻诗文、宣传栏目等,充分展示了阳明文化。
▲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
位于和平县阳明镇东山路南端,为纪念参加1932年淞沪抗战牺牲的和平籍烈士而建,是全国三座淞沪抗日烈士纪念碑(馆)之一,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大坝水背村(中国传统村落)
位于和平县大坝镇的和平河畔,土地平畴,水流纵横,是和平建县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保留较为完整的旧址有“书香围”(和平设县以前的和平巡检司旧址)及明代龙衣围屋老卢屋、司背朱屋、横塘陈屋等卢、朱、陈等六姓祖屋。目前,和平县通过深入挖掘和平巡检司旧址等阳明文化古迹,加强对和平县阳明文化资源遗址及明清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修复,着力打造阳明古镇文化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