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和平县库 > 新闻报道

和平: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群众多得实惠少跑路

2020-12-30 10:33:28 来源:和平县融媒体中心

       (2020年12月30日报道)自2017年先后被纳入省、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和平县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统筹整合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疗和有序就医新秩序,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合水镇合水村村民谢大叔常年有双腿疼痛的症状,需要到县级医院就诊。现在镇卫生院加入医共体后,医疗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医疗水平也明显提高。在亲人的陪伴下,谢大叔来到合水镇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不需要在往返于县城和镇里之间,不仅省时省力,还节省了不少来回费用。

患者家属

      因为这里比较近一些,合水镇离县城比较远一些,(在合水卫生院治理)比较方便,能照顾到,这样比较方便。

    “让患者少跑腿、少花钱,就近在基层医院诊治,不出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这样的好事,让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群众拍手叫好,这也是和平县医共体建设带给群众最实惠的成效。

       以往,乡镇卫生院由于科室不健全,医疗条件不完善,不少患者遇到疑难病症,都会舍近求远到县城更好的医院治疗。现在,通过开展分片区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牵头医院根据成员单位的发展需要安排专业医务人员组成临床医疗团队到成员单位开展长期驻点帮扶指导,帮助提高成员单位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水平,推进医疗质量同质化,让群众得以就近在基层医院诊治,不出镇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和平县医共体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吴金甫

       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医生下来进行帮扶,进行技术方面的传帮带,然后就带动这里的技术能力方面提高,让病人能够在基层不出镇就能够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条件。

       自2017年以来,和平县先后被纳入省、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并依托和平县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17家乡镇卫生院为分院组建了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

和平县医共体总医院总院长  黄兰婕

       在医共体内,它体现的是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以达到我们百姓所期待的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通过提升县域医共体的服务,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第二个,是改变服务模式,把过去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这样的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随着医共体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平县逐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并朝着实现“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和县域住院率达到90%的目标不断迈进。

和平县医共体总医院总院长  黄兰婕

       是连接的一个服务,甚至我们的整个服务模式也是在改变的。以前是有病就治病,也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现在不是,要把治病前移,把他的端口前移,要前移到治病、然后防慢病、然后尽量不要让我们的百姓得病。


作者:陈嘉俊,黄帅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