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 努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2021-06-24 19:24:14 来源:《河源日报》2021年1月3日

“十四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发展机遇,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

一、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河源是客家古邑,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河源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文化进入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的文明得以开发。河源现属的大部分地区,为古龙川的一部分,是滋生文化的沃土,是南越文化最早的发酵之地,是岭南文化发祥地,河源文化具有中原血脉、客家气质、岭南风韵的特质,是河源文化繁荣兴盛的根脉。红色文化弥足珍贵。拥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河源,堪称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凭着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河源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很早就在紫金、龙川等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共党组织;面对白色恐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发起“四·二六”武装暴动,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斗争,气贯长虹的红色革命文化,是河源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恐龙文化潜力深厚。河源是“中华恐龙之乡”,是世界罕见的同时发现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脚印化石的地方,拥有世界级“三位一体”的珍贵恐龙化石资源,恐龙文化资源价值不可估量,为推动河源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河源文化软实力增强了自信。

近年来,河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河源文化人自觉担负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着力培根铸魂,深化文明创建,擦亮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提质公共文化,发力精品创作,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旅消费能级提升,文化小康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文化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为文化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把握发展机遇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四个自信”重要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并列,文化建设的地位更加凸显,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更加明确,使命任务更加光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新征程上河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融深”“融湾”和“两个河源”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纵深推进,特别是文化和旅游、体育部门的合并,国家和省层面将会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市委市政府将按照河源“十四五”规划,高位推进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为河源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三、在增强文化自觉上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们要切实增强推进文化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河源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迈入新发展阶段,河源务必要将“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作为凝魂聚气、凝心聚力的战略工程来抓,与时俱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研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倡导和践行“老区精神+特区精神”的新时代河源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切实推进全域文明创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厉行节约、志愿服务等“讲文明树新风”系列行动,加强诚信建设,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以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美术馆等场馆开展社会化运营改革为契机,探索改革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效能。大力推进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基层场馆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和劳务派遣等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全面推进总分馆建设的形式,扎实做好乡镇文化站的达标升级和提质增效。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以县带镇,以镇促村,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覆盖全市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致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它们的社会效能。

着力推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要立足河源岭南文化发祥地和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资源,引导文艺工作者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自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通过建立创作项目库的方式,真正实现储存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提高文艺作品创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努力推出经得起时代、人民、历史检验的文化精品,不断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着力保护传承文化遗产。通过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做好市、县博物馆的展览,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通过进一步做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当前生产生活的需求,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通过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着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要围绕建设“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的城市品牌文化,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驱动,以服务为依托,以河源恐龙博物馆升级改造、建设恐龙遗址主题公园等项目为重点,通过“文化+旅游”的模式,全面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文化活动,使河源的旅游更有魅力、文化更有活力。着力打造以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文旅经济,全力打造一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推动乡村特色民宿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推开窗户就是山水风景,打开大门就是源源客人”。加强文化创意开发与转化,鼓励企业构建文化创意研发中心,推动文化元素植入科技产品,建立完善的创意与研发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作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注重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文化产业,引导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文化创新创业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切实把文化产业的“蛋糕”做大。

着力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教育,不断提升宣传文化人才素质。建立扶持一批文艺创作基地和文艺名家工作室。针对河源宣传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一方面要落实好“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和“扬帆计划”,注重把非公领域文化人才纳入人才培养范围,重点培养一批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骨干带头人;一方面利用河源实施急需人才引进计划和文化场馆增加人员的机会聘请专业人才,壮大文化专业人才队伍,为推动河源文化发展繁荣提供根本保障。


作者:邹庆光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