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加快完善现代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河源体育事业创新发展

2021-06-30 08:59:24 来源:《河源日报》2020年10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一部体育文化发展史。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事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体育强则中国强”,这充分说明了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更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加强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性工作。河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和“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影响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守初心、担使命,拓展发展思路,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进取的奋斗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这个中心,全力推进全市体育事业发展。

加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近年来,河源市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体育改革全面深化,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年—2020年)》,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并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与弘扬“奥运争光计划”,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强化“三个纳入”,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地方发展规划,以打造体育品牌为抓手,强化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努力增强体育活力,强化城乡一体建设。接下来一要创新工作机制,以政策法规为依据,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从规划着手,抓布局、抓基础、抓服务,为全民健身深入开展提供法律保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河源市新周期全民健身工作的有关政策,搭建以政府为主导,体育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平台,形成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合力,努力开创“大群体”发展新格局,特别是要加快足球、篮球改革。二要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三要发挥社会参与功能,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启动社区体育健身站组织建设,健全社区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指导员培训,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派遣服务,促进活动站点与体育指导员之间的联系。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推动体育事业创新发展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关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要求。一是补齐基层公共设施短板,推进场馆建设。积极推进场馆达标建设,推动城乡扩容提质、提效破局,实现大谋略大发展,助推奥林匹克中心规划立项,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体育场馆,提高城市品位和发展水平。明确建设任务、建设标准和实施步骤,开展对市区、各县区社区体育公园进行改建和体育设施配建工作。各县区加快对“两馆两场”(体育馆、游泳馆,田径场、健身广场)建设,做好绿道的规划和开发利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二是加强城区建设规划。要认真执行《全民健身条例》,在城区开发建设中按法律按比例配套体育场馆建设用地。三是以打造特色体育小镇为着力点,带动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村容村貌革命,推动乡村体育广场、足球场建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体育事业发展。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以打造人民幸福心城为重点,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一是加强体育指导站建设和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开展系列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惠民便民活动。组织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活动,向市民普及健身知识,加强健身气功普及推广。三是培育社会组织,加强协会管理。加强对体育协会、俱乐部的管理,引导他们围绕全民健身中心工作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推动社会体育组织健康发展。引导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四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日和“8月8”体育节主题普及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开展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等公共场所,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让体育文化惠及民众。深入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确保老有所乐。同时,健全健身网络,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不同人群的体育活动。加强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开展体质测试进社区,举办机关干部职工测试及科学健身指导,指导员志愿服务进社区进乡镇等。五是积极开展体育扶贫和体育进农村、进校园活动。

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交流,推动体育兴市

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交流,主动承办国际、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抢抓新机遇,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中,以“体育+文化+旅游”为新起点,传承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挖掘河源客家传统体育文化,活化古邑文化,培育休闲体育旅游观光线点,打造品牌特色项目,促进脱贫奔康,推动乡村振兴和美丽生态乡村建设。一是以品牌赛事为动力,擦亮城市名片。开展以篮球为品牌的群众体育赛事,打造知名球市。每年组织市县镇三级联赛和市直机关、各行各业、企业杯篮球联赛,在连续两年夺得广东省男子篮球联赛亚军的基础上,再奋进上台阶,充分培育篮球市场;擦亮河源激流回旋龙头品牌,做强“中国看广东,广东看河源”的激流回旋“龙头”项目,在多年夺取亚洲、全国、全省冠军的基础上,弘扬“河源激流精神”,再创辉煌,为国家、省、市争光,提高青少年竞技水平。二是以特色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开展有影响力,国际、全国和社会各界认可且热衷参与的桃花节徒步、万绿湖徒步、古驿道定向大赛、万绿湖国际马拉松等知名特色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吸引海外、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江西、湖南、福建等省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营造浓厚气氛,带动旅游业、商业、服务业、文化等事业发展,推动河源“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以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15分钟健身圈为目标,开展全民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全民健身日和“8月8”体育节等系列活动,开展广场舞表演大赛、网球赛、健身气功表演、跳绳比赛、青少年体育舞蹈表演赛、全市青少年航空航模竞赛活动等,丰富全市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提高全民健身发展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训练科学性,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群众体育健身队伍和竞技体育人才。同时,扩大宣传,提升体育精神,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形成干事创业的精神气。


作者:曾志伟 叶华兵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