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新闻报道

紫金这位大叔,凭借一门“绝技”,入选省代表性传承人

2020-04-23 10:41:38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近日,省文旅厅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河源有4人成功入选。今天我们的镜头将记录紫金提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钟荫光与提线木偶间的故事,感受一下提线木偶的魅力。

图片

与木偶戏结缘三十多年

图片

伴随着特有的紫金客家山歌,几个制作精细的木偶在钟荫光等老艺人手下被赋予了“生命”,演绎着人间百态。

图片

这就是曾流行于粤东北客家地区的草根艺术,龙窝提线木偶戏。

图片

今年66岁的钟荫光与木偶戏结缘已经有三十多年,在家族里,从他的祖父那一代就开始就演出,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

图片

紫金提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 钟荫光:“1885年从福建传下来,1890年我的祖父就跟他一起学,我们当时刚解放的时候,紫金就有四五个团,八几年的时候宝洞也做了,由于当时是集体、村府,村府人多导致道具没人保管,然后就解散了。”

图片

木偶戏表演时,会布置一个小舞台,只露木偶不见人,表演者站在帷幕后高处俗称“天桥”的地方。钟荫光告诉记者,木偶戏传统剧目题材大多取于民间传说和故事,采用花朝戏唱腔。人物角色分生、旦、净、丑,伴奏的器乐常用有木鱼、扬琴、唢呐、二胡等。

图片

看似一提一拉操作简单,但钟荫光从接触木偶戏到能登台演出,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时间。

紫金提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 钟荫光:“木偶戏是很受欢迎的,特别是在惠东、海丰、六和,整个村子的人都坐在那里看,连外村的人也过来看。”

“非遗”木偶戏

面临后继无人

图片

木偶戏曾是客家地区农村群众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逢年过节必点的一道民俗“大餐”,剧团常被惠东、海丰、陆丰、五华、福建等地邀请去演出,一年可以演几百场戏,无比辉煌。钟荫光家中保存的木偶,高约有60-70厘米,木偶关节都有线牵动,每根线集中在顶部一块竹片上。

紫金提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 钟荫光:“操作木偶比较复杂,比如说这条线是左手的,这根线就是右手的,比如说我要出手,问你从哪里来?那肯定是要出手了,你就要提手线了,如果要走路了,那走路就一定要提那个脚线了。”

图片

为了传承好木偶戏,钟荫光在2016年成立了紫金县艳华木偶花朝剧团,如今已有15名团员,但其中能表演木偶戏的只有六七个,基本在40岁以上,曾经辉煌无比的木偶戏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紫金提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  邓礼文:“接班人没有了,我跟他都老了,教了八个人都会提线了,但是只会不精,还要再教。”

紫金提线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  钟荫光:“因为祖父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传下去,所以就要学会。现在我年纪老了,所以就要教年轻人学了。”

只要有观众,木偶戏就有生命力。在这里我们也祝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得以传承,让更多人领略木偶戏的无穷魅力!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