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新闻报道

用新“特色”替代旧“负担”——特色养殖户的转型之路

2020-04-24 10:53:34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摈弃滥食野味的陋习已成为共识,相关立法也已落地。但已经从事相关特色养殖项目的贫困户们应该如何“止损”,成为扶贫干部们最牵挂的事儿。今天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栏,让我们一起去东源县,看看当地特色养殖业的转型之路。

图片

他叫薛远鹏,是东源县义合镇曲滩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里引进了竹鼠养殖产业并成立了合作社。但是随着政策的改变,原本的“脱贫鼠”成为了麻烦事儿。为了减少贫困户的损失,薛远鹏决定用新“特色”替代旧“负担”。

图片

广东台记者 李昊岩:“我现在所在的香菇种植大棚,目前有2000根菌棒,每天可以固定产出50到80斤香菇,但是仅仅在一个月之前,这里还是一个竹鼠养殖基地,超过400只竹鼠曾经生活在这里,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短短30天里养殖户就摇身一变成为香菇种植户,并逐步形成了产量。”

深圳市贸促委派驻曲滩村第一书记 薛远鹏:“我们确定了长期产业和短期产业相结合,发展生产和保障生活相结合的这个转产理念,结合其原有的场地利用,让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收益。”

图片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菌棒上就长出了一朵朵香菇。产量虽然目前还不是很高,但看着每天的收获,贫困户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此外,为了让贫困户在菌棒培育期间,依然可以得到稳定的收入,薛远鹏还为贫困户引进了鸡苗,下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图片

东源县义合镇曲滩村村民 高官新:“我现在信心是非常大的,这个从目前来看比养殖竹鼠更赚钱。”

图片

当曲滩村的香菇和土鸡正在茁壮成长的时候,相距不远的柳城村的一处鱼塘,也已经开始投放鱼苗。

东源县柳城镇柳城村村民 陈路军:“我计划先把鱼养好,下一步每一个池都养满,一步一步来。”

目前,全市受政策限制的特色养殖项目涉及贫困户231户785人,截止3月30日,231户特色养殖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转产。除了转产普通养殖和种植,还结合河源的当地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转产酿酒、腐竹加工等食品精加工产业,多角度全方位地保障受影响的贫困户尽快恢复收入。

图片

市扶贫工作局局长 钟志坚:“我们想通过尽早调研、尽早评估、尽早出台政策,我们还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户一档,引导他们来落实替代项目。”
东源县义合镇曲滩村村民 高官新:“只要人努力去做,做哪一项都赚钱,我很有恒心。”

图片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我们重拾信心、用勤劳改变生活的新起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都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共同迎接最后的胜利,共享接下来的美好生活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