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上坪镇石湖村地处东江上游,与江西定南、寻乌交界,青山绿水是石湖村的代名词。
2016年起,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对口帮扶石湖村,选派3名党员骨干组成驻村工作队。截至目前,福海街道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约1984万元,实施包括产业发展、住房建设、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项目95个,村里46户135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在2019年省、市、县三级扶贫成效考核中,石湖村均获得优秀等次。
抓产业帮扶:“1+5+N”让贫困户真脱贫
要保护绿水青山,不能盲目发展对环境有破坏的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升“造血”功能,是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也是扶贫工作队一直考虑的事情。
石湖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宋勇昌介绍,石湖村有着悠久的种植油茶历史,散种油茶林4000多亩,但是由于树龄老、产量低、没品牌,很多茶山都处于半荒废状态,年久失管,亩产只有3—5斤油。
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贫困户的共同商定,决定通过改造油茶林,让老油茶林实现增产增收。“我们将投入资金115万元,改造1000亩油茶林,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600亩,其余计划在年底完成。”宋勇昌说,改造完成后,油茶林将由原产量提升到两年后的20斤、三年后的40斤,真正让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
有了好的产品,打造品牌和打通销售渠道至关重要。这一点,驻村工作队已经先行一步,石湖村通过跟有资质的湾叶农业公司合作,打造了“石湖老树茶油”品牌,村民可将自家油茶籽委托湾叶公司进行压榨、灌装、包装,进入市场交易流通,彻底告别土作坊压榨、无卫生保障、无安全监管、无销售资质,只能在镇里、村里零售散卖的苦日子。
“改造老油茶林,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这样我们的收入又能增加了。”贫困户刘小梅说。值得一提的是,帮扶单位还通过修缮石湖村现存的一座百年古油坊、建造“石湖茶油文化馆”等举措,增强村民种植油茶的信心,营造浓厚的茶油文化氛围,从而带动种植户主动改造、新种油茶,提高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有了油茶产业这个“1”,驻村工作队还有“5+N”的脱贫“妙招”,“5”即通过资金入股实施5个产业项目,实现稳定分红,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实现直接增收2509元,2023年后村集体实现直接增收22.48万元。“N”即实施N个“短平快”项目,如为贫困户发放鸡苗、猪苗、种子化肥等,每年每户增收4000—6000元。
抓民生保障:夯实脱贫攻坚基石
9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一个标准化卫生站、6个文化广场、6座新建桥梁……一项项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村民个个笑容满面,村里处处呈现喜人的变化。
“从工作队进驻到现在,可以说,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石湖村党支部书记陈福光说。
基础设施看似不关乎村民收入,却和村民生活息息相关,本着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八有”的原则,帮扶单位决定在基础建设上下大功夫,构建起“大扶贫”格局,让村民的生活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如今的石湖村,道路硬底化基本上实现了“户户通”,村道两旁安装了223盏路灯,并实施了桥头桥、井田二桥、翻身第桥、刘屋桥的新建及华发桥改扩建、六角桥加固排险翻新等6个桥梁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此外,石湖村还建设了4个排洪沟、13个农田水利、陂头水圳灌溉工程项目和福海幸福公园。在住房方面,帮扶单位按照“地平、有门、有窗、通水、通电、有厨房、有厕所、有电视、有简单家私”的福海“九有”标准,对每一户贫困户的住房进行完善,而福海街道针对“没地建房、没钱建房、无人照料”的7户贫困户,还建设了“幸福家园”集中安置。
抓党建引领:全村拧成一股绳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扶贫工作队进驻石湖后,把党建当作基础工作来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头雁工程”。
目前,全村党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一句话承诺、党员志愿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使得石湖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在党风、政风、村风、民风等多个方面改变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宋勇昌说。
在石湖村村道两旁,“远村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解贫困之难,建和谐之村”……这些鼓励的话语,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每一位党员,影响着每一位村民。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陈福光说,目前村里有20名党员一对一对接贫困户,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村里也会加快产业发展,大家携手走向脱贫奔康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