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新闻报道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江东新区聚力推动城郊型农村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典范

2021-06-27 12:51:20 来源:2020年9月21日河源日报

 

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通过发展“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社会专业化团队”的产业模式,已初步形成“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做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航拍)


  “江东新区的战略定位就是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江东新区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要求,也是14万江东父老的共同期盼。”江东新区党委书记孙宇红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孙宇红表示,江东新区将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目标,聚力探索城郊型农村发展之路,积极推动主导产业特色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治理现代化、本地农民市民化,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典范。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已有85%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孙宇红介绍,江东新区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举全区之力抓好落实。

  据介绍,近年来,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江东新区以“村集体有支柱产业、村组织有凝聚力、村民有稳定收益”为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农村“三变”改革。2019年,新区贫困户622户1504人实现全面脱贫,为乡村振兴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打下了扎实基础。

  当前,江东新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全域实施“党建+为村”,“头雁”工程成效初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区85%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个省定贫困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所有省定贫困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雅色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富民兴村产业大力发展,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推广“企业+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和电商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安法治镇村建设深入推进,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覆盖率达100%,实现区、镇(街)、村综治中心综治视联网全覆盖。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行政村自来水全覆盖,基本完成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底化,实现镇通行政村公路100%安全通客车,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实现快递经营覆盖新区的50%以上村(居)。

  着力打造“三大模式”  探索城郊型农村发展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孙宇红表示,江东新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城郊型农村发展之路。在产业打造和发展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三大模式”。

  一是发展以雅色村为代表的“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立足增加村集体经济,在完成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发展的村,发展“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社会专业化团队”的产业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他资产折价入股,撬动社会资本进入,推动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二是发展以双坑村为代表的“电商特色产业模式”:立足增加农民收入,在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发展“平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发展榄溪、留洞、双坑等21个村水果、养殖、蔬菜特色农业产业,拓展古竹荔枝林养蜂、养鸡等林下经济,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提升家门就业率。

  三是发展以桂林村为代表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产业相似或互补的区域,发展“串珠成链、连片开发”的产业模式,建设桂林村、前进村、年丰村研学旅游基地,推进年丰、蓼坑等9个村1580亩中草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农村电商、民宿、旅游等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做好“五大文章”  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孙宇红直言,当前江东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说,资金的投入还不足,有限的资金只能投到示范村的建设上。农民的内生动力也不足,生态环保意识、市场意识、产业观念、主人翁观念都还不够强。”她说,“此外,乡村振兴的人才也很缺,特别缺乏村一级的带头人,如产业的带头人、创业的带头人和实用型的乡土人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孙宇红表示,江东新区将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努力做好“五大文章”。

  做好“推动主导产业特色化”文章。“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这个产业不仅仅是农业,而是整个区的产业。”孙宇红说,新区将坚定不移地在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城郊型农村发展之路。接下来,江东新区将全面激活农村土地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推动土地低效利用向集约利用转变;全面盘活农村金融政策,推动社会资本不断投向“农村发展”;全面用活市场联结机制,推动农村资产向资金转变。同时,将乡村振兴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紧紧结合,做到有效衔接。当前,要在全区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持续挂牌督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做好“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文章。孙宇红介绍,江东新区将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逐步消除城乡间基础设施差距,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一是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和村内道路建设工作。今年年底前,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底化,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底化。二是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今年年底前,实现4个省定贫困村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新区行政村集中供水基本全覆盖。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做好“推动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化”文章。“首先要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孙宇红表示,对此,规划要先行,要接地气,要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和农村生活服务网络的建设。要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项目,今年新区4个重点村的103个乡村振兴项目要全部完成。

  做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文章。江东新区将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从管理到治理,变善政为善治。据介绍,江东新区将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强化新区是“一线指挥部”和镇是“为农服务中心”职责定位,推动社会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机制,经常性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宣传督察党的“三农”政策落实。今年年底前,力争新区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95%。

  做好“推进本地农民市民化”文章。孙宇红表示,农民富,不仅是口袋要富,脑袋也要富。农民增收的同时,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迎来全面复兴的契机,对人口的“拉力”也不断强化。“农民居住与生活场域乡村化的同时,要推进职业非农化和就业正规化、生活与消费方式现代化、角色认知与心理认同的市民化,让农民‘原地市民化’。”孙宇红说,“城镇化的过程不是把农民赶到城里去居住,而是让农村和城里一样,让农民和市民一样。”接下来,江东新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实施“红色头雁工程”,引导新型农民返乡、本土人才回乡、技术人员下乡,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