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源库 > 新闻报道

河源加快园区产业转型升级 省级产业园区实现五县二区全覆盖

打造河源工业发展“升级版”

2021-06-27 18:52:40 来源:2015年06月18日 河源日报

产业园区是河源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是实现河源经济转型升级、振兴跨越的主阵地。近年来,河源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抓手,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快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在发展平台、产业集聚、项目招商、开发模式等各方面得到提升发展,工业经济进入较快发展的“新常态”。

目前,全市省级产业园总数达7个,为全省最多;省级产业园区实现五县二区(含江东新区)全覆盖。在全省吹响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号角”和河源启动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机遇下,河源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将再乘“东风”,提速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打造河源工业发展“升级版”。

上月,《2014年度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评情况的通报》结果出炉,全省共评出11个优秀园区,河源园区建设再获佳绩:深圳(河源)产业园(即市高新区)、龙川产业园、和平产业园、东源产业园4个园区获评“优秀”等次,占全省获评优秀园区总数的36%,数量为全省最多。河源连续两年“一大三小”(即一个示范园、三个一般园)获评优秀。

产业园区是河源转型升级、振兴跨越的主阵地、主战场。去年,全市“一区六园”新投入开发建设38.2亿元,完成扩园面积12.7平方公里,累计开发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园区扩能增效力度加大,为河源工业发展带来强力支撑:河源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长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机遇,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抓手,以“三赛”为主动力,以 “四个一批”项目为主攻点,深入实施“三个50”、“三个100”和“双百亿”工程,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快项目引进落地建设,强化领导挂钩服务企业,通过召开现场会、巡查会和落实“马上办”等工作新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抓项目、强投资、促发展”的热潮,工业经济进入较快发展的“新常态”,为河源打造“广东绿谷”和实现跨越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

河源园区发展捷报频传:在市高新区升级“国字号”之后,今年5月,江东新区依托广东紫金经济开发区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园获省批准。截至目前,河源省级产业转移园达7个,为全省最多。同月,连平生态工业园依托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园带动产业集聚区获省批准,河源省级产业园区实现了五县二区(含江东新区)全覆盖。

园区平台的打造和升级,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依托载体。据悉,河源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底,已开发面积65平方公里;累计落户项目874个,合同投资额1300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650个,在建项目224个;2014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园区入库税收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在省产业园考核中,河源每年均有多个产业园获评优秀。

此外,河源园区所获得的各类竞争性资金在全省名列前茅。去年,全市争取省产业园各类竞争性资金6.63亿元,占全省1/4。今年,省财政安排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专项资金共计21.3亿元,河源已获得5.325亿元扶持资金,占全省1/4。其中,园区基础建设扶持资金2亿元、招商选资奖励资金2.3亿元、产业集聚发展资金0.5亿元、企业创新奖励资金0.2亿元、年度考核奖励资金0.325亿元。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河源全力引导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聚集、带动、发展的产业链条,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培育区域优势产业。

当前,河源产业集聚发展布局更加明晰。市高新区、深河产业城、江东新区突出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稀土精深应用等新材料、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的产业集群;源城、紫金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子电器、电子元器件装配及中兴通讯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龙川产业园重点发展空气能产业集群;东源、和平、连平产业园依托丰富的石英石、石灰石、瓷土、钨矿等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硅产业与光伏太阳能、建材陶瓷、钨制品与硬质合金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三基地”建设。

目前,河源太阳能光伏、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列入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河源是我省手机产业三大集聚区之一。全市现有电子信息、建材产业两个超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打造食品饮料、新材料等新的超百亿产业集群。此外,源城电子电器、东源硅产业、龙川空气能、和平钟表等产业区域品牌日趋凸显。

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是河源近年来招商形势呈现出的突出亮点。

近年来,河源相继出台了鼓励移动通讯系统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加快培育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实施“三个50”工程扶持政策意见、实施“双百亿”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重点项目在用地、专项资金、融资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以“个性化”、“精准化”突出产业招商和大项目招商,围绕河源资源禀赋,注重引进一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项目。

此外,近两年来,河源还不断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突出体现在利用商会、协会进行招商和社会化招商等。如,深河产业城通过对接社会投资运营公司,围绕主导发展产业,专门规划项目用地,由运营企业通过商会或行业协会引进项目和行业企业。龙川产业园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中、企业集群、技术集成的思路,搞好产业链招商,并由原来的政府、园区的单一招商转变为乡贤、协会、商会的多层次、全方位招商,在原有签约21家空气能企业的基础上,争取再引进空气能项目10个以上。

作为山区市,财力薄弱,面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需要的“大手笔”投入,河源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通过“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以解决资金问题为突破口,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走出一条滚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是加快共建。加大与深圳共建工业园区的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深圳的资金、技术和经验,加快共建园区建设,探索与深圳资金共投、园区共管、项目共招、利益共享机制,提高河源工业园区开发档次和经济效益。二是积极融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省级产业园扶持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扩园增效。积极探索BT、BOT等融资开发模式,多渠道引进民间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是市场运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让市场支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优化园区生活环境,提升园区的吸引力,逐步实现市场在园区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