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源县船塘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县的部署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坚持党建引领,以发展产业为支撑,把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围绕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有力推动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实现提效破局,精准扶贫实现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相对贫困村全面退出目标。
今年以来,船塘镇根据市、县的部署要求,紧扣“四组团”谋篇布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立足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推动“一心两区三园多品”产业布局谋篇起步,全镇上下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汇聚起振兴乡村、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成效篇】
全域推进建设宜居美丽船塘
船塘镇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完善农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实施禽畜圈养,迅速掀起春季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热潮,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截至目前,全镇拆除危旧房、废弃猪栏及露天厕所茅房1125间、面积145368平方米,清理村庄生活垃圾3130处、1037吨,清理村庄塘沟612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127吨。各村(社区)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村规民约,逐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镇设立垃圾集中收集场,村设立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村庄保洁队伍和收集车辆,建立起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该镇6个省定贫困村的终端处理设施已完成建设,15个面上村的终端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中。雨污分流纳入各村村庄规划全面实施,6个省定贫困村已基本完成雨污分流,15个面上村完成80%。全面规范管理禽畜养殖工作,禽畜圈养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全镇卫生公厕建有23个、改成卫生户厕13926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全镇有9个村卫生站已建成使用,9个已完成主体框架建设,3个在建中。全镇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93%以上;自然村实现供水一体化的集中供水覆盖率96%以上,未实现供水一体化的集中供水覆盖率65%以上,省定贫困村内20户以上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85%;已完成21个村的村庄规划,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产业篇】
打造湾区产业生产基地
记者日前在省定相对贫困村——船塘镇凹头村秀珍菇种植基地看到,500公斤刚采摘下来的秀珍菇经过工人挑拣后,用塑料箱按量装好后搬上物流货车,即将发往惠州市海吉星农贸批发市场。这批鲜嫩的秀珍菇将成为惠州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据悉,目前,该基地已与广州市江南、东莞市万江细村、惠州市和深圳市海吉星农贸批发市场等地的经销商建立了直销合作关系,与大湾区市场实现了产销对接。
发展秀珍菇种植,是船塘镇加快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全域全面“融湾”“融深”,依托物流电商成功打造的又一个精准扶贫特色项目。
近年来,船塘镇抓住汕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船塘农副产品物流区建设等机遇,以板栗文化为载体,把红色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板栗这个品牌打造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之路,成功获得了“国家级板栗标准化示范区” “全国一镇一品示范村镇”“广东省板栗专业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广东省专业镇建设先进单位” “广东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镇”“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招牌。
目前,全镇已建成板栗、水晶梨、蓝莓、柑橘、枇杷、油茶、水稻、蔬菜等30多个特色农产品基地,被誉为“河源市水果之乡”和“广东省板栗之乡”,打造出了“富万家板栗”“东和满姨面”“望郎回板栗”“茂青蓝莓”“万绿稻香米”“鲜绿态水晶梨”等一批农字号特色品牌,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其中板栗挂果面积达6万亩,种植农户有1.2万多户,1000亩以上的板栗基地有6个,形成了一个环绕全镇长约43公里的板栗种植圈,成为全省最大的板栗种植生产基地。这些特色名优产品直销大湾区市场,成为强镇的“绿色企业”、富民的“钱袋子”和丰盈湾区市民餐桌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据该镇提供的资料显示:2019年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941户2445人全部达到相对贫困人口退出标准,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贫困村出列标准。
【发展篇】
推动“一心两区三园多品”
产业布局谋篇起步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船塘镇根据东源分类推动“四组团”谋篇起步的部署要求,按照北部现代农业组团发展的功能定位,将以推动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总抓手,立足产业基础,科学谋划发展,计划通过6年努力,推动基层党建实现新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建工作机构更加健全,与基层治理更加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民生建设为抓手,精心谋划“一心两区三园多品”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用3年至5年时间实现蓝莓、板栗产业“双引擎”驱动,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众星捧月”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力争全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递增,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1+2+19”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党建+示范村+新农村),24个村(居)逐步完成美丽乡村1.0、2.0版本,最终全部达到美丽乡村3.0版本;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村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精神文明更加充实,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新水平,把船塘镇打造成北部现代农业组团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农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区。
以“一心”统筹全局
以船塘街镇为中心,贯彻东进西拓规划思路,结合相关政策,配套完善镇区各类设施,带动东源县第二人民医院、现代商业街、河西片公共体育场、船塘镇水果交易市场等民生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圩镇规模,打造商贸服务中心,逐步发展成为全镇乃至北部现代农业组团增长极。
以“两区”带动发展
农产品交易区。引进顺德峰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在街镇东片区打造船塘镇农产品交易区,规划面积11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文化广场、农贸交易市场、商业街等综合市政设施完善的商业新区,今年全面建成新农贸市场并投入使用,2021年前建成水果交易市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营商环境。
休闲红色旅游区。以板栗、蓝莓文化为载体,依托船塘红色与客家文化,把红色旅游、特色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元素结合起来,每年在农产品收获季节举行船塘镇丰收节,丰富农产品文化,打响东源品牌,打造集餐饮住宿、种植采摘、休闲观光、农家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观光带和“水果基地+农家乐”休闲模式。
以“三园”强化建设
建设板栗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优势板栗产业,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农产品加工、储运、物流、商贸等企业,完善农产品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引进科技、设施、品牌、信息等关联企业,聚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生产+商贸+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基本完成一期板栗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园区集群效应,带动蓝莓产业迅速发展,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建设蓝莓加工产业园。依托板栗优势产业基础,在现蓝莓种植面积2500亩基础上,建立和实行镇领导班子、驻村干部定点定额制度,通过“驻村+合作社”方式扩大蓝莓种植规模,计划2020年种植1500亩、 2021年种植3500亩、2022年种植6500亩,在2022年完成二期蓝莓加工产业园建设,建立集产、供、销为一体的蓝莓产业网络化通道,协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灯塔盆地蓝莓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镇形成15000亩蓝莓阵地产业,把蓝莓产业打造成第二优势产业,实现板栗与蓝莓产业“双引擎”驱动。
建设农副产品现代物流园。在省道229线旁、汕昆高速公路船塘东出口处建设农副产品现代物流园,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力争今年实现动工建设,2021年完成建设。以广东绿健农产发展有限公司为带动,在现代物流园内建设板栗、蓝莓仓储物流冷链中心。发挥“互联网+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优势,进一步完善东源农产品实时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销售,有效激活农村经济。
以“多品”优化结构
各村(社区)结合区位特点和自然条件,打造村级特色产品,着重发展蓝莓、水晶梨、花卉等市场前景广阔、高端健康、经济价值高的农业产业,建设效益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全面打造种植示范基地,做精做专板栗、蓝莓、蔬菜、水稻、水产养殖等农业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在3年时间内建设“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众星捧月”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