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尾村位于博罗县麻陂镇东北部,曾经该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31人,是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曾几何时,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万元,而2019年却达到了39.54万元。这当中发生了扶贫干部如何破解脱贫难题,贫困户又发生了哪些改变?今天,记者就带大家来了解下塘尾村的脱贫致富故事。
眼下是春夏之交时节,在麻陂镇塘尾村,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一大早,村民李新强家的碾米厂就已开门营业,厂内一边堆放了大量的稻谷,另一边自动碾米机哒哒作响,李新强正熟练地操作着机器,雪白的米粒哗啦啦地流出来。
李新强曾是塘尾村的贫困户,父亲残疾,母亲瘫痪在床需要专人照顾,妻子既要侍奉公婆,又要照料年幼的孩子,七口之家糊口的重担全落在了李新强一个人肩上。
穷怕了,李新强想搞点种养解决生计问题,但只能和妻子在家务农,种植的水稻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他也曾想发展其他产业,改善生活状况,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想法一直没办法得到实施。直到2016年4月,惠州市委政法委挂钩帮扶塘尾村,李新强一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根据“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扶贫工作组为李新强家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解决其父母医保和两个孩子上学的生活费,给予每年“春耕”“冬种”生产专项资金补助,筹措资金扶持水稻、黑米、茨菇种植等项目,还安排他参加各种种植技能培训,最后经过多方努力,他摘掉了贫困地帽子,夫妻俩租了村内100多亩闲置土地,种植水稻、慈菇等,还购买了收割机等设备。后来在扶贫干部的指导下,他还贷款购买了自动碾米机,开办了碾米厂,收入进一步提高,如今李新强一家年收入近10万元,
收入提高了,生活大变样,渐渐地,李新强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底气。如今的塘尾村,越来越多像李新强这样的贫困户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凭着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致富路。目前,该村45户1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退出序列,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0.64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39.54万元,实现脱贫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