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臭水沟,摇身变成水体干净、风景优美的“休闲公园”。这是博罗县园洲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治前后的鲜明对比。记者了解到,该镇第四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施工已接近尾声。此外,第五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全面动工,目前已建成通水,正在完善主体的附属工程及设备。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新村排渠河面波光粼粼,不时能见到游来游去的鱼儿。就在几年前,这条排渠还是“两岸工厂污水直排,混夹着大量生活垃圾,水体浑黑腥臭……”的样貌。据了解,新村排渠水环境的改善除了通过实施生态净化修复措施,还少不了该镇第四和第五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的功劳。目前,该镇第四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新村排渠进水质也已经提升至V类水标准。
“我们这个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标准是地表五类,不但处理污水,避免直排到这个排渠,同时还将处理合格的五类水又补充到排渠里,作为新鲜水源去改善整个新村排渠的水质,加快新村排渠水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排渠自治能力。”园洲镇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指挥邓珏锋告诉记者。
据了解,园洲镇第四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3万吨/日,分一期和二期建设,一期规模1万吨/日,纳污范围包括沙河以北,桦阳工业园区以西。目前处理池已建成通水,正在完善主体的附属工程及设备。
在园洲镇第五污水处理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施工。据悉,该污水处理厂总规模3万/天,在建一期规模为1.5万吨/天,主要解决中心排渠上游及中心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纳污范围包括沙河以南、福园北路、福园北路及中园路以东片区。据邓珏锋介绍,目前处理池已建成通水,正在完善主体的附属工程及设备。“该厂投入使用将为缓解中心排渠水质达标提供很大的保障,同时,与园洲镇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联动,如果水厂出现异常或者检修,可以把水引到这儿来处理,充分发挥了厂跟网还有河的联动运营机制,确保整个中心排渠出水稳定。”
据了解,沙河园洲段由办角水闸至白马围全长22公里,途径园洲14条村(居委会),终点到白马围村,主要支流有:园洲中心排渠、北冲口排渠、茶亭排渠、东博中心排渠、新村排渠、东博排洪渠等,均全部流入沙河。其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废水、禽畜养殖、农业面源污水、居民生活污水。
2018年以来,园洲镇坚决贯彻省、市、县关于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通过实施河涌整治、工业企业整治、水环境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全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不断完善,水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20年1月10日,该镇已敷设管网约80794.2米,建成污水净化设施新增处理能力约5700吨/日、占总工程量的55.6%,完成清理河道淤泥总量约464546.9立方米;5个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约14972.94万元,设计增加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约4万吨/日,出水氨氮、总磷指标达到五类地表水标准,其余指标能够达到国标一级A标准及省标一级标准较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