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博罗县库 > 新闻报道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摘掉贫困帽子 湖镇三水村干群齐心奔小康

2020-04-17 18:12:13 来源:罗浮新闻

  三水村位于博罗县湖镇镇东部,过去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共48人, 被定为省级贫困村。 经过一系列帮扶,2019年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39.3万元,省定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到脱贫标准,全部出列。摘掉贫困帽子后,三水村正抢抓机遇,干群齐心奔小康。

  

  以前湖镇镇三水村由于产业小、散,村党组织涣散,村民收入不高,发展动力不足,一度成为博罗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骨头。如何实现贫困村脱贫“突围”,市、县、镇三级联动,因地施策,逐个击破,结合三水村的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等,整合人、财、地等资源,实现弱村逆袭脱贫。

  针对村集体收入缺乏稳定来源,帮扶单位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一方面,引进茶叶企业、盘活村里土地发展种植、利用帮扶资金建成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入股石湾镇自来水厂等招商引资实施产业扶贫。另一方面,利用上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扩建村道、安装路灯、清淤美化鱼塘、种植花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的举措,让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三水村从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方面着手,村集体收入从过去不足3000元增加到2019年39.3万元,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但贫困户的穷根还未根除,帮扶干部脱产进驻,瞄准精准扶贫对象,从扶贫、扶志、扶智、扶技等方面帮助他们脱贫。

  三水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天容在龙溪经营一家模具注塑厂。疫情期间,为缓解部分无法外出村民的就业压力,在帮扶单位的积极动员鼓励下,他把厂内部分外包业务放回村里,3月12号由村委会旧址、废旧礼堂改造成的爱心帮扶车间正式投入生产,有近30名村民到该车间从事塑胶制品组装工作,每人每天能拿到100元工钱。

  

  扶贫车间让村民过上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新生活,贫困户陈路发的妻子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年纪大,夫妻俩长期在家务农,收入不高。如今,在扶贫车间上班,月收入约3000元。3.5亩水田租作供港蔬菜种植基地,每年还可收入3500元,去年全家总收入近5万元。在一系列的帮扶下,陈路发一家也住进了新房。

  通过帮扶,贫困户增收致富信心不断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力度不断加大,这样的改变,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脱贫“摘帽”以后的路怎么走?三水村干部已经谋划了新蓝图。三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佛生表示,下来三水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一方面按照原来的规划去推广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着手发展旅游业或者加工手工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