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大家见到所熟悉的发热门诊、感染科等临床科室奋战在前,却鲜少知道医院感染管理部每天也在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全力守护着患者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健康。在这条新冠肺炎防控“隐形战线”上,有一位事必躬亲的女将,她就是博罗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黄雪娉。
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前,黄雪娉正在对该院的感控护士进行简短的工作安排,叮嘱他们要注意的具体事项,随后带领他们开展实地督查。
早在1月23日下午,该院就抽调了各临床科室22名感控护士充实到防控队伍,兼任“感控督导员”,与院感部专职人员一起承担起全院的感染控制指导、督查、风险排查等工作,目前共排查出存在的问题122项,持续改进问题120项。此项举措比省里发文要求建立该制度早了整整一个多月。
为了有效加强新冠肺炎院内感染的防控,最大限度确保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安全,2月16号该院在“感控督导员”的基础上又在感染病区设立感控“观察员”,完善制度建立后,黄雪娉马上投入到观察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中,选用感控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通过视频实时监控并及时纠正感染病区医务人员不规范的动作。
黄雪娉告诉记者:“自运行以来,在隔离病区共纠正21人次不良行为及提醒,疏导精神压力,降低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风险,受到一线医务人员一致认可。建立感控员制度,在确保全院1300名医务人员以及300多名外包人员,包括保安保洁人员、运送、陪护,零感染的目标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这些督导工作只是黄雪娉工作的一部分,关于新冠肺炎的防控,黄雪娉认为院感防控“必须关口前移”。她时刻关注着各类最新防控信息,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防控方案、指引为标杆,学习省、市、县的防控指引,制定了发热门诊的感染防控方案指引、防护服的正确穿脱流程、新冠肺炎的报告及确认程序等50多项指引,并根据最新的指南及时进行修订。
由于新冠肺炎是一个新的疾病,大家对它的认识有个摸索的过程,刚开始梳理的过程是比较繁复艰难的。黄雪娉说:“我们必须先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市的防控指引,再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可行性、操作性强的流程。往往制定好一个又一个的流程,执行了四五天,新的指引下来就又得重新制定。虽然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好在工作已经走向了有序。”
对于黄雪娉所做的一切,让院感部干事苏国友敬佩有加。“疫情期间,她带领我们加班加点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指引和流程,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给我们几个后辈树立了榜样。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有信心打赢这一场疫情的攻坚战。”
指引出来了,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一切都是由黄雪娉一手操持。大到最新精神的传达,小到口罩的正确佩戴,她都事无巨细反复强调。目前,她带领部门对医院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多批次、多类别、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共41场次,累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而且,与医务部、内科、外科、门急诊等联合开展了多场应急演练,接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的检验时还得到了调研专家的赞许。
院感部干事杨永莲感叹道:“她就是一个“超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责任心很强、很有耐心。就像在防护服穿脱的培训当中,她会像父母一样对工作人员千叮万嘱,担心他们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
有人戏谑院感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四周管墙壁”,这个形容得一点也不夸张。黄雪娉不仅对病人就诊路线、检查路线图、废物转运路线等进行规划,还承担着发热门诊升级改造、病区改造、优化就诊流程等工作。
经多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2月10日医院新发热门诊投入使用,升级改造后的发热门诊在整体布局和分区上更加科学合理,分特殊诊区、普通诊区和儿童诊区,实现了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与非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无交叉,流行病学患者与非流行病学患者无交叉,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无交叉。她协助病区进行改造,设置收治新冠肺炎的隔离病区2个,病房25间,床位60张,满足了博罗新冠肺炎的收治需求。目前她又着手审核感染病区负压病房的改造工程。在医院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急诊门诊等处,总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虽不在临床一线,却始终为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危奔波不止,她所在的是一条隐形的“战线”,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她不仅心系本院的感控工作,身兼博罗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的她还承担着全县19家卫生院、3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间民营医院、3间二级医院的院感指导工作,还组织专家分组对发热门诊设置进行现场指导。
黄雪娉始终认为,只有把工作做得越细致,才越有可能保障好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取得医院零感染的目标。“只有手握专业标尺,做到事无巨细,才能为临床科室提供实用、规范、可操作性的指导。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