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做菜吃得多了,可是黄秋葵还能做茶你听说过吗?杨村镇农技推广员张志光就别出心裁,把黄秋葵制成了茶,并带领当地农户创业致富。他所在的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特色农业(黄秋葵)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这位退伍军人的“创业经”。
近日,在杨村镇井水龙村的一片农田里,记者找到了张志光,他正在农田里和农户朱国兴查看黄秋葵长势。
张志光是一名退伍军人,从西藏退伍回来后便到杨村镇农产品检测站工作。到市场抽查农户的蔬菜时,他了解到受市场波动,蔬菜价格行情不好,农户亏损严重。后来经杨村镇政府牵头,张志光从中协调,在2012年成立了兄弟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是成立了,如何让农户的农产品更畅销?张志光想指导农户种植较有特色的农产品,以此作为突破口,打造合作社的拳头产品。最后通过比较,张志光选择了黄秋葵。张志光怎么会想到将黄秋葵制成茶?在这过程中,他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当年合作社种植的黄秋葵大丰收,可是,张志光发现新鲜的黄秋葵放久了会变老不能食用。于是,他尝试把新鲜的黄秋葵晒成干。
黄秋葵干泡茶口感不错,但是经过开水浸泡的黄秋葵营养成分会不会挥发掉?在这过程中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为此,张志光特地带着黄秋葵茶的样品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黄秋葵茶对人体有益,值得推广。
2013年,张志光带了300盒黄秋葵茶参加惠州农博会,并销售一空。张志光喜出望外,回去后更加专心研制黄秋葵茶。经过多次的摸索,他的黄秋葵茶已经研制出雪菊、玫瑰等多种口味,供消费者选择。
据介绍,由于黄秋葵茶深受欢迎,目前已与深圳一商家签订了年供90万斤的订单。如今,兄弟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共种植了500多亩的黄秋葵。张志光不仅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统一回购农户种植的黄秋葵和黄秋葵花。
朱国兴原是一名菜农,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种植蔬菜亏损严重,听说张志光把黄秋葵制成茶,价格稳定,而且销路不错。他便决定加入合作社,如今他已经是当地的黄秋葵种植大户了。
现在,张志光在老家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加工厂,并聘请了十多名当地村民,进一步扩大和规范生产。
张志光说黄秋葵全身上下都是宝,未来的前景广阔,他准备大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