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在华南抗战的人民革命武装被统称为华南游击队,主要有6支武装力量,其中曾在我们博罗活跃的就有一支伟大的队伍——东江纵队。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东江纵队的历史。
1938年10月12日,侵华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1944年8月土洋会议,东江纵队依据中央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从江南迁至罗浮山,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这支队伍真正为世人所知的,是他们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从日本人眼皮底下的香港营救出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胡蝶、邹韬奋等。
1939年1月,由南洋惠州同侨救乡会组织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在淡水正式成立,在爱国侨领的发动和资助下,由华侨子弟组成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积极投身于祖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中,仅“南洋惠侨救乡会”筹集的捐款就达到1000多万元。据1939年的不完全统计,惠阳籍华侨青年逾千人回国参加抗日部队。在抗日战争中,惠阳华侨与全国抗日军民一起,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血肉长城。
东江纵队虽然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但他们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东江和北江广大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成为中外共知的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对抗日战争、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