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博罗县库 > 新闻报道

湖镇三水:昔日软弱涣散村凝心聚力焕发新生,今朝蜕变已是美丽乡村!

2019-11-26 18:54:35 来源:罗浮新闻

  因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人员配置不合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和党建促扶贫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湖镇镇三水村是当地的软弱涣散村,也是省定贫困村。为解决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的战斗力,2018年7月,市委组织部派驻第一书记袁勇到三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的带领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三水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发生了大变化,全村重新焕发新生,正全力以赴脱贫攻坚,打造美丽乡村。

  三水村村情复杂、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去年7月,袁勇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后,第一件事便是找问题、挖根源,明确方向和改进措施。

  “头雁”决定村“两委”的战斗力。袁勇将村里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做好“人”的文章,以党建工作的重点,从强化组织入手,配强班子、提升组织力。在县、镇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依法依规对支部班子进行调整撤换。在选优配强班子上,将有情怀、有能力和有担当的老党员陈佛生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遴选了两名有干劲、有闯劲的年轻人加入到村支委。选好了“头雁”,配齐了班子,并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对广大党员组织学习、谈话及开展活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今,村里的每一项工作,村干部都一起商讨,一起谋划,合力推进。

  农村工作不能只讲大道理,袁勇和市工信局派驻的扶贫第一书记李观赐及村干部经常上门走访群众。袁勇对记者说,他们都要求党员干部用接地气的方式去给村民们做实事,服务群众,“在拉家常中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在行动中把党的政策、主题教育传递给每个人。”

  

  贫困户陈相泉今年77岁,家里收入仅靠唯一的儿子外出务工,生活困难。他告诉记者,新的两委干部责任心强,经常上门嘘寒问暖,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并和挂钩单位共同帮扶他。如今他住进了楼房,家具家电配备齐全,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干群关系日益融洽,人心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强了。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如无源之水。如何打开这个突破口,是袁勇常思考的问题。“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主动谋划,依托三水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该村的茶叶种植文化,谋划茶产业发展。

  

  三水村现有茶园500亩,又有恒大集团的资金、设施援助和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依托这些有利条件,三水村计划通过开展村企合作,打造千亩紫芽茶种植生产基地,集休闲、茶文化、茶产业于一体。据悉,首期茶园土地已经平整,预计下月动工建设。该村还实施“千亩茶园捐赠计划”,目前当地乡贤和一批爱心企业共捐赠了200多万元,用于紫芽茶园的建设。不少村民都表示非常支持。

  

  如今,三水村里不仅基础设施建设大变化,有了文化广场、休闲公园、篮球场,道路完成拓宽,立面完成改造,新建了主干道,村里还有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村集体年收入从过去的3000元提高到了44万元,破除层层障碍,一个即将破茧而出焕发新活力的美丽乡村正在不断呈现。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