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堂别具一格的课堂在博罗柏塘中学举行,当地一位传统花灯手艺人走上了三尺讲台,对学生传授扎花灯手艺。
剪花、折花、搭架子、组装……镜头前这群学生正在做的是扎花灯,而教他们的是当地传统花灯手艺人——朱仕林。
朱仕林今年61岁。他自幼跟祖辈学习扎花灯,扎了近半辈子,是柏塘镇为数不多的客家花灯手艺人之一。扎花灯手艺始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花灯种类繁多,主要有宫庭灯、走马灯、四门灯、六门灯、八门灯等。
同学们在朱伯的指导下已初步掌握了扎花灯工序,所扎的是最基本的四门灯。柏塘的传统花灯纯手工操作,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十来道工序,工序复杂,耗时又难赚钱,目前柏塘只有9位老人会做,年青人都不愿意学了,面临传承的困境。
据了解,柏塘传统花灯进校园已有三个月了。今年初,县教育局创建首批博罗县“初中美术实验工作室”,确立首批十所学校,而柏塘中学则为其中之一,成立初心民间工作坊,聘请当地扎花灯和编竹蔑的手艺人走进学校授课,创建无边界课堂,活动每周不低于两课时,并纳入学校课程表长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