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惠东县库 > 新闻报道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惠东白盆珠镇布心村发展种植业 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2020-06-16 10:25:25 来源:惠州头条

  惠州市惠东县白盆珠镇布心村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走在巷道硬底化的布心村村道上,记者看到村里三两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的摇椅上,摇着蒲扇。该村村书记吴耀文告诉记者,2016年,布心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截至2019年底,该村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

  村民给柑橘场打散工 日赚120元

  “2013年,我的老房子都倒塌了,当时家里还有4个孩子要养,生活过的很艰辛。”该村54岁的村民赖春华告诉记者,后来政府出资为他建起了楼房,如今他女儿也出去务工了,加上赖春华经常在村里打些散工,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了。

  吴耀文向记者介绍,布心村全村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一共442户1983人。“村里残疾人有18人,有劳动力的980人。”吴耀文继续说,这其中在村常住的共138户580人,这其中有劳动力的有320人。吴耀文告诉记者,布心村耕地总面积990亩,其中水田660亩,旱地330亩,林地5.40285万亩,下辖12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全村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在家务农及打散工为主。村集体主要依靠上级扶持资金、生态公益林补偿款约12.5万元、光伏电站约8万元维持运作。

  该村57岁的村民沈必光满脸笑呵呵地向记者打招呼。“我现在主要是以帮村民打散工为主,到了橘子丰收时,我每天都会上地里给他们收割,120元一天。”沈必光笑着说。

  吴耀文告诉记者,布心村有柑橘种植约两百多亩。“主要种植春甜橘,是外面老板同村小组土地流转种植。橘子主要是靠外销,自营等方式。”吴耀文告诉记者,其中有一位种植柑橘的老板自家是开水果店的,在村里种植的橘子可在自家店内进行销售。另外,外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是由种植橘子老板自行联系外地老板进村采购,也以现摘现卖的方式进行。


  对贫困户一户一访 改善村容村貌

  “刚来到布心村,我就感觉到这个村的经济收入比较薄弱,贫困户户数多,我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摸底,对贫困户进行一户一访,制定相关扶贫措施。”据布心村第一书记陈壹介绍,2016年,布心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在上级部门和对口帮扶单位惠州市移民办的帮扶下,建立了村委办公大楼、村文化广场、亮化工程、房屋立面改造、污水处理建设、雨污分流、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巷道硬底化、村道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展并实施,提高了布心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环境质量。

  “村集体支柱产业为光伏发电站,整体投资共147.8万,其中市移民办帮扶127.8万元,剩余20万元是市政协帮扶援建。”陈壹告诉记者,到2019年10月止,该村新时期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共57户206人。

  “其中一般贫困户31户143人、低保户17户51人、低保无劳力户1户4人、五保户8户8人。”陈壹继续道,2019年冬季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校学生共46人。其中小学20人,初中12人,高中5人,中专9人。在驻村单位的精准帮扶下,确实瞄准扶贫对象,履行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政策,调动帮扶资源,推进帮扶项目,脱贫攻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到2019年底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