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惠州库 > 惠东县库 > 新闻报道

【精神文明创建】惠东创文“微观察”之一:日均“走街”步数上万的网格员

2020-08-22 09:52:41 来源:南方日报

早上8时30分,朱小龙吃过早餐,骑上电动车来到社背二路,一天的“走街”工作开始了。朱小龙是大岭街道13区的网格员,此前,他的岗位是街道办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那时,办公室是他的主要工作场所,如今,做起网格员后,街头成了他的“主战场”。

“这边鞋企多,环境卫生和安全生产是我们走街的重点。”说起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情况,朱小龙如数家珍。他说,13区涉及到3条主干道和10多条小巷子,在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142家企业和1200多名常住人口。

图片

在朱小龙“走街”过程中,“大岭通”APP是他的得力办公工具,“通过这个软件,各个部门的力量可以及时调动,能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朱小龙说。

10时许,朱小龙在一处民宅前发现几包生活垃圾没有清理,立刻拍照上传至“智慧大岭”APP,并标明问题情况和精确定位,然后继续巡街。不到30分钟,APP客户端传来消息,他反馈的垃圾问题,已经有环卫工人进行了处理,点开附图,之前的垃圾堆放处已打扫得干干净净。

16时,朱小龙来到一家鞋企复查安全生产,“最近这家企业接到了很多订单,增加了工人人手,但上次发现工厂内存在电线线路安全隐患。”朱小龙边说边打开“大岭通”APP,翻出电子台账,对照图片和视频复查问题线路,企业此时已经做出了整改。于是,朱小龙再次拍照并上传记录,熟练地完成了一套安检工作,“以前都是手写,现在方便多了。”

别看朱小龙负责的网格面积不大,但一天走下来并不轻松,“每天平均步数在1.5万以上,走访6—8家企业,大约一个半月循环一次,每个月上传200多条数据。”朱小龙说,自己皮肤黑了,“如果不去走街,这些情况我可能不会清楚。”

朱小龙的日常工作,是大岭街道推行网格化、数据化管理的缩影。今年以来,大岭街道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将辖区分割成14个网格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从各个职能部门挑选出100多名网格员,他们肩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卫生管理等多项职责,常态化开展网格工作。

如今,通过网格化管理,无论街道上发生的大小问题,大岭工作人员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避免了很多矛盾和隐患。据统计,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该街道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同比下降30%、环境卫生投诉同比下降85.5%,效果显著。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